通风安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矿井空气
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目的(作用):(1)以供给人员的呼吸,(2)稀释和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3)创造适宜的井下气候条件。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氢气。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矿井下氧气的浓度必须在20%以上。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空气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积,是密度的倒数。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黏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对湿度、相对温度和含湿量三种。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湿度。
含有极限值水蒸汽的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不饱和空气随温度的下降其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干、湿温度差愈大,空气的相对湿度愈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以及考题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