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水平和垂直各方向的移动观察,若映光的动向与检影镜移动的方向相反,就称为逆动光,说明患眼的光点已集焦的验光师与患者眼二者距离之间,不成共轭,就可判定为近视。
3.2顺动光,表示为远视
按上述工作距离为1m时,移动检影镜,若映光动向与检影镜移动方向相同,称为顺动光,说明患眼的光点已集焦于验光师与患眼二者距离之外,不成共轭,就可以判定为远视。
3.3中和光,表示问正视
按设定工作距离为1m时,被检者眼前设置的+1D的凸透镜,正好把无限远的平行光变为1m处集焦,此时被检眼与验光师眼二者互成共轭,验光师看到视网膜上的映光呈圆形、暗桔黄色,几乎占据了全部瞳孔。移动检影镜,光影不作移动,此点即为中和光点。若把检影镜稍向被检眼移动再作摆动,可见映光立刻顺动;反之转为逆动。在这顺动与逆动之间的点称为反转点,也就是中和光点。如此可判定为正视。
3.4带状逆动光,表示为单纯近视散光
设定在1m距离检影验光时,若发现视网膜发出的光影有一条颜色不同的光带,把检影镜沿着轴向移动,映光不动;垂直与轴向移动,映光逆动,这就说明有单纯近视散光,而散光轴的位置就在光带宽度的中分线上。
3.5带状顺动光,表示为单纯近视散光
设定在1m距离检影验光时,由于被检者眼前放了1D的正透镜片,对于正视眼来说,视网膜上发出的光影应是中和状态,若发现带状光影,把检影镜沿着轴向移动,光影顺动,这就说明有单纯远视散光,而散光轴的位置同样在光带宽度的中分线上。
3.6带状光影顺逆交叉,表示为混合散光
同样在设定的检影距离为1m时,在加入1D正透镜片的情况下检影,若在光带的垂直两条线上作移动,一条线为顺动,而另一条为逆动,就可判定为混合散光,而散光的轴位是互相垂直的。
4、光影移动原理的简单演示方法
先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红色小圆点,作为观察目标,用来代替被检眼的视网膜,再在验光盘中拿出一只10D的正球镜片,用来代替被检眼的屈光系统。由于10D的正球镜片光点集焦在10cm的距离处,就把镜片置于红点前10cm距离处,镜片的集焦点就正落在红色圆点上,此时,我们就可看到红点已被放大,几乎占满了整块镜片,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头部稍微摆动,也看不到红点移动,这种现象就好比是检影时所看带的中和光;如果把镜片与红点的距离加大,镜片的集焦点就离开小红点,处于红点与镜片之间,这就类似于眼轴增长,表现为近视眼的光影,此时我们如果把自己头部稍作摆动,就能看到红点逆动;如果把镜片与红点的距离缩短,镜片的焦点就落在红点后面,这样就类似与眼轴缩短,表现为远视眼的光影,此时我们把头部稍作摆动,就能看到红点顺动。在检影验光中所说的逆动、顺动和中和就是这个道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浅析检影验光(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