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建构”,这说明
A.主体通过思维构造客体原型 B.主体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C.主体把获得的全部客体信息结合起来,构造出客体的整体形象
D.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 (BD)
18.真理和错误的相互转化,是指
A.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 B.错误是真理的先导
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适用的范围 D.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加以片面夸大(BCD)
19.逻辑证明
A.是探索论证真理的手段 B.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能指导实践,校正其谬误 D.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ACD)
2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AD)
21.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ABCD)
2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ABC)
23.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永恒真理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CD)
2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BCD)
25.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A、必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答案(1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