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针体马氏体 (b) 板条马氏体
图7 马氏体显微组织
(7) 莱氏体(Ld):高碳钢液冷却到1148℃以下时,发生共晶反应,结晶出来的奥氏体与共晶渗碳体(Fe3CⅠ)混合物,称为高温莱氏体(如图8),莱氏体中碳含量为4.3%。冷却到727℃以下后,高温莱氏体中的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获得P+ Fe3CⅠ+ Fe3C混合物,称为低温莱氏体。
本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用全新观念,对钢丝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梳理;从分析热处理原理,组织结构与使用性能关系入手,介绍各类钢丝的热处理工艺制定原则,并提供了一些实用技术数据和经验公式。
图8 莱氏体显微组织(Cr12)
上述七种显微组织中,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是钢铁材料的基本相,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和莱氏体是钢铁材料的基本组织。 1.2 铁-碳平衡图
碳素钢可以看成是铁—碳合金,碳在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可达2.11%,而在α铁中的最大溶解度仅有0.021%,当碳素钢从高温冷却下来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必然有部分碳以渗碳体(Fe3C)的形态析出,此时因温度较高,渗碳体有足够的扩散能力聚积长大,形成片状珠光体,因此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称为扩散性转变。如果冷却速度太快,因温度太低,原子扩散能力小,奥氏体只能完成晶格结构的转变,超过溶解极限的碳来不及析出,被冻在α铁的晶格中,形成不稳定马氏体(M)组织,因此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称为非扩散性转变,又叫共格性转变。通常用铁-碳平衡图来判定碳素钢在加热和冷却过常中的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见图9。
图9 碳素钢的金相组织图
碳素钢金相组织图是根据钢在缓慢加热、缓慢冷却条件下显微组织实际变化状况绘制的,又叫铁-碳平衡图,钢的碳含量一般不超过2.0%,钢丝热处理仅用到平衡图左面一小部分,含碳量0.77%的钢叫共析钢,含碳量小于0.77%的钢叫亚共析钢,含碳量大于0.77%的钢叫过共析钢。铁-碳平衡图中几个主要临界点的温度、含碳量及其物理含义如表1。
表1 铁-碳平衡图的几个主要临界点
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钢丝的热处理(第2版)(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