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要求其实际冷却的速度应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图中试样 a的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而试样 b的冷却速度小于临界冷却速度。而在实际工件淬火的过程中, 由于工件表层到心部的冷却速度
逐渐降低,所以只有实际冷却速度均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时候才能获得所需的 淬硬层。相反当某一位置的冷却速度低于临界冷却速度时,其淬火后的组织为非马氏体,也就得不到所需的淬硬层。例如:尺寸相同的 4 0钢和 4 C钢在相同条件下 0r淬火后,4 C的淬硬层大于 4 0r 0钢。因为 4 C钢中合有 0r
低,很少被采用 ( )顶端淬火法 (O N 2 J MI Y试验 )将规定尺寸的 试样按标准 G 2 5的规定加热至淬火温度,保温一定时 B2
间后,迅速移至端淬装置上进行喷水冷却。此时沿着试样长度方向七各部位的冷却速度是不相同的,顶端冷却速度最快,离顶端越远,冷却速度越慢。当试样冷至规
l
W W W .m a cn m l . 0 m .cn st C
!箜!垫墼重参曷笙 壁 塑工热工加
埘 r eu批眦& c 8 n0■ rl f测试与控制■■■■■■■●■■■■■■■■■■■●
定的温度后取下试样,磨平两侧,按照 G 2 5的要求, B2 沿长度方向测量不同位置上的硬度值,画出硬度随深度
料淬透性太高,淬火时得到一定的淬硬层即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生产实际中,对于大载荷齿轮,一般采用
变化的曲线,出硬度值为规定的临界硬度,其该点横找坐标的位置即为淬硬层深度。不同钢在比较淬透性时,
低碳高合金钢,以期得到好的淬透性,提高其整体强度指标;同时,进行表面化学热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
只需要通过淬硬层深度的大小来判断,当淬硬层深度较大时,其淬透性好,反之其淬透性就较差。
本文只是简单地论述了淬硬性和淬透性的区别,并不代表实际应用。
五、实际应用作为选材的依据,淬硬性和淬透性有着不同的用途及标准。
六、几种工艺参数对实现淬硬性和淬透性指标的影响1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钢的奥氏体化程度,也影响淬火后马氏体的形成量。因此,加热温度将直接影响实际淬火的硬度。
1淬硬性指标的应用 .当材料成分一定时,能够得到的最大硬度值也是固
定的。在选择材料时,根据零件提出的硬度要求为依据,选取…定含碳量的钢,以达到相应的淬火硬度指标。一
材料内部组织的奥氏体化程度,直接影响其淬火硬度。因此,加热温度也将问接影响材料的实际
淬透性。一
般说,硬度与韧性成反比,硬度越高,韧性越
差,反之也成。所以,当要求材料耐磨时,应选择含碳量高的材料,以达到高的表面硬度指标。而对于要求其韧性好的零件,一般选择低含碳量的钢。 当然,为达到既有好的韧性,同时又有高的表面硬度,还可以通过表面热处理或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来实现。这里不详细探讨。
般来说,只要加热温度达到材料的奥氏体化温度
即可,加热温度过高对提高材料的淬火硬度和淬透性没有意义。
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的长短,关系到 c原子进入 F e品格中的
数量,也就是说影响到在淬火过程中能够产生的位错的程度。因此,保温时间的长短,间接地影响实际的淬火硬度。
对于热处理工艺而言,钢的淬硬性指标可以作为检验]艺参数是否合理的标准。因为,正常淬火组织的硬 _度一股应该能够达到或接近它的淬硬性指标。但是,影响实际淬硬程度的凶素有很多,如选用的淬火介质及出
同样道理,保温时问的长短将影响材料内部组织经过淬火后所能获得的硬度,因此,保温时间也将影响材料的淬透性。
水温度等。此,如果所选用的热处理操作步骤及工艺
参数不同,有可能使硬度指标达不到要求。
但是,保温时问过长,对淬火硬度和实际淬透能力的提高没有意义,并且容易导致晶粒粗大,使材料的强度降低。
2 .淬透性指标的应用当材料成分一定时,淬透性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住没汁零件时,根据零件实际工作时的受力情况进行选材,一般都要考虑淬透性的问题。因此,淬透性是
3淬火介质 .对淬硬性而言,只要试样表面的实际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存进行淬火时,实际冷却速度对试样表
机械设汁中对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不同的零件在工作
时昕受的载荷不同,对钢淬透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连杆和螺栓在工作时主要承受拉应力,要求工件截面上力学性能均匀,必须选择淬透性好的钢,而机床的主轴和齿轮等主要是用来传递扭矩的,截面上所受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承载部分为表面。同时,零件的表面
面的硬度就没影响。而淬硬性考察的是试样可能获得的 最大硬度值,所以,淬火介质对淬硬性指标没影响。淬透性主要受临界冷却速度影响。试样心部的冷却速度要低于表面的冷却速度,
因此,心部的实际冷却速度的不同将影响淬火后所得到的组织。例如我们将尺寸、形状、材料完全相同的试样,放在不同冷却能力的
也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而心部要求较软,以吸收冲击能。因此,这类零件埘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不要求材
(下转第 7 4页 )
参磊工 ̄n塑 塑堕 )r丝 j -
w w w. achj st c m ni . om . cn
至!幽 箜!塑
■■■壅■■■进■;■■■■■■■垫●●一■■■■.
Lu er ce t各工步力一I行程曲【模 r 1线见图4 。100l 0 0
( )工步 I正挤尾端。挤压前毛坯长度 4 m 1 m×24 6 m一挤压后+ 8 8 m×2 9 m,凸模行程 3.m 2.r a 4m2r 2 m,最大挤压力 25 k a 00 N,最大顶出力 3 2 N,变形 5k功 4 k。 0J ( 2)工步Ⅱ 正挤锥体。挤压前毛坯长度
3 .空心球头销的冷挤压工步卜述工艺过程,Z
80 00
60 00
\ l\
4 6 m× 4 m一挤压后 q 44 m×24 m,凸模行 . r 29 m a ) .r 5 a 6m
球头部位变形量很大,有时会出现裂纹。为40 00
程6F 3i l m,最大挤压力 14 k 70 N,最大顶出力 24 N,变 9k形功 5 k 5J ( )工步Ⅲ径向挤头部。挤压前毛坯长度 3 4 46 m× 6 m一挤压后 6 6 5 I×19 m,凸模行, .m 24 m 4 7 . Fl 7 m Il I程 7r 8 m,最大挤压力 9 5 k a 16 N,最大顶出力 2 3 N,变 0k形功 26 j 8 k
了提高产品质量,20 00
约金属,减小汽车的
重量,设计 r空心球头销的挤压丁艺,其
厂0 0O 5
凸模行程/ m
工步见图 5。望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淬硬性和淬透性的概念介绍(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