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劳动、E禁止使用童工、F男女同工同酬。
【简述】国际劳工立法的主要内容?
1.关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规定。
2.关于最低工资、工资保障的规定
3.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
4.关于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的规定。
5. 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规定等。
第四节劳动法基本原则
【名词】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应符合的条件?
1.必须贯穿劳动法律条文始终,体现劳动立法的核心和灵魂。
2.必须是执法的基本准则,具有劳动法律规范的最高效力。
3.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必须对劳动立法、守法和执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1.宪法。
2.基本国情为依据。
3.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2.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3.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
4.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法律调解与“三方”对话相结合原则。
【简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的体现?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是劳动立法的宗旨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
2.法律法规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劳动义务。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名词】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简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
2.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反应劳动关系并且对劳动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3.劳动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
区别:1.劳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劳动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2.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4.劳动关系的范围大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范围。5.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法律效果,劳动关系不具有法律效果。
6.劳动法律关系属于形式范畴,劳动关系属于内容范畴。
【多选】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
1.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劳动法律关系。
2.根据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将劳动法律关系分为,国内劳动法律关系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
3.根据劳动法律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划分为典型劳动法律关系和非典型劳动法律关系。
【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
从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来看具有以下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2.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
间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的特点。
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4.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务。
5.
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者的保护展开的。
【名词】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A达到法定年龄、B具有劳动能力,C 以从事
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00167劳动法(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