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为“+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答案】A
15、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a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答案】D
【解析】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6、在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操作是(作具体、完整的说明)________,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依据是(填写以下选项代号)________。
A.蒸发皿中恰好无水
B.蒸发皿中刚刚产生白色固体
C.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每次取20g海水,严格按照过滤、蒸发、冷却、称量、计算的实验步骤规范操作,连续实验三次,平均得固态盐ag。该海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或“<”)________5a%。
【答案】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防止液滴飞溅;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蒸发的基本操作及有关简单计算。给液体加热时,若使局部过热,会发生暴沸甚至液滴飞溅现象,对液体不断搅拌,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通过蒸发使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待出现较多固体(实际上是大部分的水已蒸发)时停止加热,利用有关仪器的余热使溶液蒸干。海水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等易溶性的物质,在蒸发时,它们也与NaCl一同结晶析出,成为NaCl中的杂质。
17、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
中的热效应,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往其中滴加5 mL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综合训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