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农林型村庄,宜发展以农业、林业为主导的产业。
3.5.5旅游型村庄,宜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旅游、文化观光旅游等。
3.5.6综合型村庄,结合村庄实际,宜发展旅游业、生产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3.6 道路交通规划
3.6.1村庄对外交通道路要考虑农村混合交通出行,宜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
3.6.2村域主干路,路幅宽度应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来确定,具体如下表。
表3 村域主路路面宽度控制
3.6.3村域对外公共交通线应兼顾中心村与自然村。公共交通停靠站点应当靠近人口聚集区,中心村设置1~2处停靠点,自然村可根据需要设置1处停靠点。
3.6.4临国、省道的村庄应设辅道,每个村庄向国、省道开设出入口的数量不宜超过2个,村庄道路与县道及以上级别道路交叉口处,应设置交通信号管制或安全警示标识。
3.7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村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服务中心、卫生室、教育、文化、商业等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2015.4.1(1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