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我个人认为教师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度,不仅仅是为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而是为跟上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是为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为能够培养真正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必须要重视的。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局限于学历方面,而是更多的看重是个体的综合素养,包括生活能力、社会经验、创新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单纯的书本教学所不能完成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改变思想,改变教学观念,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摒弃只为应试而实施的教学意识,建立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全能人才而工作的教学观念。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
1.课程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牟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具体标是:幸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支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幸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以上是通过本次远程研修的学习,了解的。
三、结全本校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目标
个人认为,在开设新课程之前,认真阅读大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会为教师指明教育方向,使教师及时了解教育动向和总体目标,但我个人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动的有思想的个体,对目标的设定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做有针对性的设定。
就比如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父母都是农民,收入不高,所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无从下手,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家长的辛苦,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茫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做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就要结合这些实际,设定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真正做到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服务。如在本学期初,我设定的一个活动“和家长一起种地”,目标分别是:
1.知识目标:通过种地的活动,了解农耕的自然常识,掌握农耕的基本技能。
2.情感目标:理解做家长的辛苦,感受家长对自己的无私的爱和奉献,并通过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