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1(R )2(R+C)(C)(C )1(C )2(C )34(C )5(C )6(C )(M)1(M )4(M )(S)(S )12(S )(W)(W )1(T)(T )1(T )2(U)(U )1(U )2(G)1(G )2(G )(E)1(E )2(E )
第四章 镇区景观规划 第二十三条 整体景观系列
茂山镇区的整体景观由“一心、两带、四节点” 构成。 1、一心
以镇政府、白丁河、文化广场及其紧邻的公共绿地构成的景观核心区。 2、两带
以茂山镇区27米主干道中部公共建筑所构成的镇区27米景观大道为东西向的景观带,横贯镇区新址中部。包括茂山中学、镇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镇区西部沿白丁河一侧的水滨景观带构成新区南北向的景观带。 3、四节点
镇区沿老320国道西侧入口广场、从老320国道嵌入镇区的公园绿地、常里村旁的滨水花园及位于新城片区北部的农家花园。 第二十四条 高度
沿白丁河一线至旧城片区下穿道路出口处的建筑高度以2-3层为主;景观大道两侧由广场至东部,建筑高度起伏变化,最高处应为镇政府及其他公共建筑,以4-5层为主。东南部山体上的工业用地建筑和居住建筑必须为低层。其余地区建筑高度按实际需求而定。 第二十五条 建筑
茂山的建筑以传统的青瓦、砖墙建筑为特色,规划镇区内的建筑应结合传统特色与现实需求探索出新时代条件下具有地方特点的建筑风格。 第二十六条 小品
现有文物、具有景观价值的标志物搬迁至新区,其他绿化小品设施应充分考虑茂山镇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当地的“药文化、三国文化和佛文化”,让茂山新镇充满文化氛围。 第二十七条 灯光夜景
茂山夜景工程:
1、两带的光亮工程:沿白丁河的休闲绿化带灯光夜景工程和27米主街道灯光夜景工程。 2、标志性建筑的光亮工程:镇区景观的主要标志性建筑,通过光亮工程的建设,使之在夜晚也能体现其职能。
第五章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第二十八条 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供水范围
供水范围为茂山镇镇区。 2、用水量预测
茂山镇区最高日用水量近期:1626立方米/日,远期:3981立方米/日。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近期:325升/人?日,远期:332升/人?日。 3、水源选择
茂山镇区供水水源近期采用小海子水库水,待麻箐水库建成后,采用麻箐水库水。 4、水厂、给水管网及设施布置
在镇区西南边中卫村附近较高处建一座水厂,水厂规模为4000立方米/日,占地10亩,出水标高1950米。给水管网沿道路环状布置,主干管DN300,配水管DN250-DN100。 第二十九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选择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排水量预测 (1)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近期:1300立方米/日,远期3185立方米/日。 (2)雨水量
按昆明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3、排水设施规划
在规划区外旧区北部约1Km较低洼处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200立方米/日,占地9亩。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或进行农田灌溉。雨、污水管网沿道路两侧顺坡布置,雨水排入白丁河,污水收集后送往污水处理厂。 第三十条 防洪工程规划
1、 防洪标准
规划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 2、 防洪措施
(1) 按防洪标准修筑防洪堤,河堤外种植林木以保持水土、稳定河岸。
(2) 逐步对河道进行治理,加强沿岸的管理工作,对易堵塞河段定期进行防淤清挖,禁止向河内倾倒垃圾及废物。
(3)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以减小洪峰流量。 第三十一条 消防规划
1、消防水源
规划以给水管网为消防水源。 2、消防水量
茂山镇区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1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计算。
3、消防设施规划
室外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并靠近交叉路口。
第六章 供电信工程规划 第三十二条 供电工程规划
镇区远期用电负荷为5700-6400 KW。
10KV电源规划均由昆明市电网内的35KV罗帮变电站提供。规划远期需10KV主干电力线3回。 规划新建10KV公共变电站主要为户内式的变配电室或占地较少的箱式变电站,部分用电负荷较大的单位可设单位专用变。10KV变电站按低压经济供电半径不超过250米的原则设置(局部线路一般不超过400米)。
规划10KV线路采用环网供电形式。
10KV及低压线路沿规划道路布置,并在主要道路上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其它等级道路有条件时也应以埋地敷设为主,埋地主要采用电缆沟和穿管埋地两种方式。 第三十三条 电信及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电话普及率取50线/百人,规划区电话主线需求预测为6000线。 规划逐步扩容电话交换容量,要求满足镇区内电话及非话业务需求。
规划区内电信线路均采用穿PVC电信管方式沿规划道路埋地敷设,可采用φ110管和七孔蜂窝管组合。因现在有多个部门(电信营运商)对通信管道均有需求,规划区内要求建设综合的弱电管道,要求所有弱电线路综合一起埋地布置(含有线电视线路),并在道路施工时一次性建成管道。
规划有线电视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引至各户及各单位,镇区规划区内线路在主次干道上逐步实现地埋敷设。
第七章 道路竖向规划 第三十四条 竖向规划
1、道路最大纵坡为3.64%,最小纵坡为0.50%。场地最大填高为1.80米,最大挖深为3.471米。地表径流依道路坡向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排洪沟。
2、本竖向规划采用高程箭头法,根据现状地形标高,确定规划区内道路及场地规划标高、坡度、坡向。
3、今后实施时,要求在下一步市政工程设计中,确定规划区内道路及场地设计标高,以保证排水畅通和节约投资的要求。
4、具体设计见《道路竖向规划图》。 第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十五条 规划期限与发展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6-2010年,总人口0.55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