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S与承载NPBCH、NPDCCH和NPDSCH的子帧中的信息承载符号时频复用,每天线端口每子帧使用8个RE。
NPSS和NSSS
NPSS和NSSS用于NB-IoT终端执行小区搜索,包括时间、频率同步和侦测Cell ID。因为LTE的同步序列占用6个PRB,NB-IoT不能占用这6个PRB。为避免冲突,NB-IoT需要重新设计。
NPSS位于每10ms无线帧中5号子帧(#5),周期为10ms,使用每子帧中的最后11个OFDM符号(如下图)。
对于NB-IoT终端来讲,执行NPSS检测是一项计算复杂的过程,有违于其设计简单化的目标,因此,NPSS的设计为短的ZC(Zadoff-Chu)序列。
NSSS位于子帧#9,周期为20ms,仅出现于偶数帧,同样使用每子帧中的最后11个OFDM符号。
NPSS为NB-IoT终端提供时间和频率同步参考信号,与LTE不同的是,NPSS中不携带任何小区信息,NSSS带有PCI。 上行:
对于上行链路,NB-IoT定义了两种物理信道:
①NPUSCH,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②NPRACH,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还有DMRS,上行解调参考信号。
NPRACH
由于LTE的PRACH信道带宽为1.08MHz,这远远高于NB-IoT上行带宽,因此需重新设计。
和LTE的Random Access Preamble不同,NB-IoT的Random Access Preamble是单频传输,子载波间隔3.75kHz,占用1个子载波,有Preamble format0和fomrat1 两种格式,对应66.7us和266.7us两种CP长度,对应不同的小区半径。
一次的Random Access Preamble传送包含四个Symbol Group,组成1个NPRACH信道,一个Symbol Group包括5个Symbol和1个CP(如下图)。
当CP长度为66.67s (Format 0) 时,小区覆盖半径达10公里。当CP长度为266.7s (Format 1) ,覆盖半径达40公里。为了扩展覆盖,NPRACH信道可通过重复获得覆盖增强,重复次数可以是 {1, 2, 4, 8, 16, 32, 64, 128}。
NPUSCH
NPUSCH用来传送上行数据以及上行控制信息,上行子载波间隔有3.75KHz和15KHz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