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金伟
副组长:王德杰 曹庭江 周启久
组 员:刘 传 陈大伟 唐礼强 祝应龙 李金权 刘俊生 ⑵ 事故现场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⑶ 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⑷ 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⑸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⑹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⑺ 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⑻ 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⑼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
20
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4、预防与预警 ⑴危险源监控 ①危险源控制方式
对分部辨识的危险源,控制方式有: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用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管理;用应急预案进行控制管理;同时使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进行管理或用其中任意两种。
②危险源控制方法及预防措施
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的教育和培训;施工现场要认真执行“三清、五好”管理制度。尤其对木制品的刨花、锯末、料头等材料要随干随清,做到工完场清;进行高处作业施工,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安全帽和安全网等。作业前检查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作业用工具、材料严禁抛掷。各种恶劣天气严禁作业;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确保PE线连接点的电器连接可靠。机电设备要定期进行检定维修,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防止食物中毒;在支架搭设、加载,预压和卸载施工期间都必须设专职安全员,佩戴安全员袖章,分班昼夜值班。值班安全员要随时观察支架变化情况和支架挤压响声,若有异常现象,随时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
⑵ 预警行动
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相关渠道
21
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应立即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如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则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应急方案: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
⑶ 信息报告程序
①信息报告与通知:重大事件和事故发生以后,施工队(工班)必须在10分钟内报告分部,分部在15分钟内将情况报局项目经理部,在30分钟以内利用电话、传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将简要情况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报告的,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上报,该过程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人员伤亡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工程部 抢险领导小组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抢险方案确定 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 物资、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 进行总结 22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局项目经理部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总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
②信息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C、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D、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E、需要项目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5、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在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单位应按规范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抢险物资供应组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
求救 事故现场 救助 救助 求援 报告 局项目部 报告 工区项目安全 领导小组 启动 救助 各应急小组 指令 报告 处安全 指令 领导小组 相邻可依托力量 救助 相邻可依托力量 应急救援机构 救助 求援 相邻可依托力量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