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星球——月球,去探寻它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出示词语:悬挂 遐想 奥秘 年龄
努力 细菌 水藻 估计 登上 夜幕降临 一项研究
我来考考你们,谁最先和它们交上朋友。指名读 开火车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
学课文边理解。
这些词语你是否都读懂了呢?预设:
奥秘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给它找个朋友吗? 水藻:提示“藻”是上下结构,想看看水藻吗? 努力:你能用“努力”说个句子吗?
5、指导写字:田字格里的生字哪个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交流)把你认为难写的生字漂漂亮亮地送到田字格里。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明分段读。
2、说说课文中提到的“已解开”的月球之谜和“未解开”的月球之谜。
3、师小结:本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指名两人读、齐读)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月球之谜》。 二、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汇报。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导语:月球如此的神秘,有着这么多的谜,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文中哪句话描写了月球迷人的景色?用“ ”画出来。
指名答,出示句子。
1、什么是“夜幕降临”?什么是“皎洁”的月光?(夜幕降临:指夜晚的到来。皎洁:形容月亮
明亮洁白。十五的时候月亮又圆又亮,称为皎洁的月光) 2、想不想看看夜幕降临下皎洁的月光的景色?(出示图片)
3、读了句子,看了图片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月宫里有什么? 师:大家的这些奇思妙想都可以称之为“遐想”(板书“遐想”,齐读)
4、同学们,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古
代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我们一起看看。(课件出示描写月亮的诗句)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谁来读?
5、小结:让我们带着心头的种种遐想,美美地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他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出示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介绍视频的资料)师: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 再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2、指名读。
3、你们想看看这种景色吗?(出示图片) 4、交流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1)出示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
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师归纳并板书:奇异、荒凉)
(3)指导朗读:同学们,能带上这样的心情把这奇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吗?指名读。 (4)引读:(出示课件:两幅图片两句话对比)
当我们在地球上望月时,月亮曾是那么迷人有魅力,齐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当我们登上月球一看,这里的天空,齐读:这里的天空……月球上满是……没有……没有…… 5、小结:真是不去不知道,登上月球一看宇宙真奇妙。月球的天空黑沉沉的,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生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世界啊!齐读第二段。
(三)、小组合作,学习三~六段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_________;
(2)实验结果是什么? (3)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课件出示表格)
月球之谜 月球上的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 水藻放进月球尘土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月球是否比地球的年龄大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看课后“资料袋”。(出示课件)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师介绍中国登陆月球的资料。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遐想
奇异
22、月球之谜
未解之谜
探索
反思: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
板书设计:
遐想
奇异
22、月球之谜
未解之谜
探索
反思: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
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节课堂,我始终贯穿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