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人格与锻炼行为关系 ---元分析回顾与
路径模型的验证*
鲁松涛1金胜真2
【摘 要】摘要:以11项实证研究为对象,综合使用元分析、路径分析方法,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索人格特征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进行量化探讨,并整合了计划行为理论与大五人格特征变量对锻炼行为的预测路径模型,以期说明不同人格特征锻炼行为的驱动因素和解释锻炼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外倾性与态度、行为控制感、锻炼行为显著相关,严谨性与态度和行为控制感显著相关。(2)态度、行为控制感、意向对外倾性与锻炼行为的预测有部分中介作用,态度、行为控制感、意向对严谨性与锻炼行为的预测有完全中介作用。(3)计划行为与大五人格特征对锻炼行预测的整合模型拟合度好,另外,模型整合过程中排除了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规范,认为行为规范对人格特征对锻炼行为预测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6(037)005 【总页数】5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大五人格;外倾性;严谨性;态度;行为控制感;意向;锻炼行为
1 引言
经常锻炼身体有许多健康益处,并降低了严重的慢性疾病的风险。然而,我国成年人进行身体活动与锻炼的人群不足50%,体力活动率似乎在下降,而活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逐渐在增加。并且,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健身知识,宣
传健身效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爱健身、会健身、坚持健身的文明生活习惯,这些实践体育工作需要理论研究做指导[1]。确定哪些因素预测体育锻炼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预测运动与身体活动的基础理论模型,可用于开发基于实证的干预措施以至于增加身体锻炼人群。
不同的人锻炼的行为是否有很大的区别?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尝试着用人格特质以及行为理论进行研究,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决策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图是任何行为表现的必需过程,为行为显现前的决定,它反映了个体从事某特定行为的动机力量和思想倾向,表示人们在计划实施某特定行为中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被认为是计划行为模型的核心概念[3][4]。行为意图由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3 个相关因素决定,各因素预测行为意图的相对重要程度取决于行为类型及情景的差异[5]。TPB由于其理论模型的简洁性、便与操作性,在锻炼行为改变领域得到了众多的锻炼心理学家的认可[3][4]。Ajzen宣称 TPB 模型对特定行为的预测具有普遍适用性[5]。 当前对计划行为理论解释锻炼的诸多研究已经转变为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其他理论或者变量来解释锻炼行为,其中结合人格特质来解释锻炼行为近来国外研究的热点,我国还没有出现相关研究。人格特质是个体具有的稳定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特征,个体在连续性人格维度上存在差异,特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探究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的内容和数量。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已经趋于一致,人格的基本结构由五大因素构成: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a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11]。外倾性表示热情、自信,有活力,还具有幸福感和社会化的特
性。宜人性表示利他、友好。公正性表示克制和拘谨,代表获得成就的愿望,它能部分反映对于目标的计划、坚持和有意识的努力。神经质主要与负性情绪有关。对于第五大因素开放性,部分特质论者也用智慧或文化来标识。
当前出现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大五人格理论对锻炼行为预测的文献,着重研究的问题是计划行为各个变量对人格与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计划行为与大五人格结合解释锻炼的研究,以及大人人格对计划行为意向行为对锻炼行为的调节作用[10].另外RHODES(1999-2007)[18-22]对该研究的文献最多达到5篇着重讨论的是从社会认知理论角度谈论大五人格和锻炼行为的关系。同时也对其他学者相关研究进行查阅发现,此类研究有一致的研究结论也有彼此矛盾的结论,比如几乎都认同大五人格中严谨性和外倾性对锻炼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是否能通过计划行为理论中态度、规范、行为控制感进行解释说明确有不同的意见,如Carolyn M(2015)[15]研究的结论是通过计划行为理论解释人格特质对锻炼行为的预测非常有限。由此本研究对此类研究做元分析显得及时,充分发挥元分析的作用,在这个众说纷纭的阶段可以梳理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统一各个相关性的具体数据。并且利用元分析结构模型技术整合人格特征、计划行为理论解释锻炼行为中介模型,为今后该类研究做良好的理论和数据参考。
2 理论与假设
学术界最常用大五人格理论来说明不同人格的行为特征,在锻炼行为领域中同样如此。Kathryn2015[13]和Rhodes2006[22]用元分析技术来检验大五人格对锻炼行为预测机理,其中纳入的文献有34和31篇文章是相关大五人格和锻炼行为关系。在这里领域的研究中一致的研究是对锻炼行为相关性由强到弱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