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链接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同,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
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 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 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 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 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 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 他说:
“瞧你这笨样儿……”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 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 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 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过了一会儿, 有人在通风的小窗口喊他们: “孩子们,快回家吧!”
他们像三只小鹅,听话地、不紧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 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 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 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 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 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道,“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并 栏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 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并栏边,他紧紧抓住并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并绳,就 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 “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 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 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 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
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
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并的事不要说!”
“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三兄弟走了。
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 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 亲切地向我喊道:
“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
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节选自《童年》,聂刚正 高厚娟译,有删改)
17.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5分) 答:1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
2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
3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 4我及时地截住了并绳,救下了小弟弟
5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8.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
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6分) 老大很细心救弟弟的时候提醒大家轻一点 老二很老实,捉迷藏时两只手老老实实 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
小弟弟坚强幽默,受伤了而且全身都湿透了,还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着跟大家开玩笑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中的“我”为什么怅然若失?
因为我想着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是想用石子来扔我,于是我赶快下树去捡了 很多准备“迎战”但是后来他们却玩的很开心却把我给忘记了,我也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但是又失去一次机会了。
(2)“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摇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
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属于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一片黄叶是那么的孤独,跟我一样,因为我知道,从我跳下来救小弟弟开始,我和他们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了,此处描写有过渡作用,我和三兄弟从此有交流
答案:这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我”动作之快,从跳到院子里到救人结束,时间很短。也写出“我”始终在关注三兄弟,“心”里已经和他们一起玩耍了,更突出童年“孤独”的“我”多么渴盼有玩伴。
20.“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三处画线的
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5分)
无趣、忧伤,渴望玩各种游戏,渴望有人关心自己,渴望玩伴,经常挨挨打
答案:从画线句子可以看出:“我”童年孤独、没有伙伴、缺少关爱、没有快乐、对他人警惕、经常挨打。
21.选出与本文作者不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2分)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契诃夫 D.茨威格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 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