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6号
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前言 2.引言 3.范围
4.规范性引用文件 5.术语和定义 5.1计算机审计方法 5.2审计业务模型 5.3海关审计 6.概述
7.审计方法目录 7.1资源分类 7.2代码结构
7.3海关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目录 8.审计方法实例 8.1海关征管综合审计方法
8.1.1海关商品贸易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1.2海关商品税收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1.3海关商品进出口企业分析审计方法 8.2海关征税业务审计方法
8.2.1海关征税业务完整性检查审计方法 8.2.2海关征税业务贸易方式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2.3海关征税业务企业性质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2.4 海关征税业务重点企业分析审计方法 8.2.5海关征税业务重点商品分析审计方法 8.2.6 按贸易方式分类关区税收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2.7 按税种分类关区税收结构分析审计方法 8.2.8 按贸易方式分类关区税收趋势性分析审计方法
- 1 -
8.2.9 按税种分类关区税收趋势性分析审计方法 8.2.10 海关征税业务岗位合规性审计方法 8.2.11 同品牌同规格商品归类不同审计方法 8.2.12进口货物滞报金审计方法 8.3海关减免税业务审计方法 8.3.1减免税岗位合规性检查审计方法 8.3.2减免税程序合规性检查审计方法 8.3.3征免税证明有效期超六个月审计方法 8.3.4超免表有效期进口报关审计方法 8.3.5超减免税项目有效期审批免表审计方法 8.3.6地方项目主管部门越权审批减免税 8.4海关保税监管业务审计方法
8.4.1海关加工贸易岗位合规性检查审计方法 8.4.2海关加工贸易程序合规性检查审计方法 8.4.3企业逾期未申报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审计方法 8.4.4企业已申报海关未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审计方法 8.4.5企业已申报海关未及时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审计方法 8.4.6海关核销未结案加工贸易手册审计方法 8.4.7加工贸易手册保税期限审批不合规审计方法 8.4.8企业“假出口”逃避进口税款审计方法 8.5其他审计方法
8.5.1暂时进口保金保函审批超期审计方法 8.5.2保函担保条件不合规审计方法
- 2 -
1.前言
本方法体系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方法体系由审计署财政审计司、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计算机技术中心提出。 本方法体系的起草单位: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2.引言
海关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是审计署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划中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编写海关计算机审计方法是为了能在海关业务高度信息化、数据大集中的背景下更好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有效、合理、全面的对海关业务进行审计。
3.范围
本方法体系适用于审计署组织的海关审计。
4.规范性引用文件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基本规划》(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4号)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 《海关审计数据规划》(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0号)
《计算机审计方法流程图编制规范》(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2号) 《计算机审计方法语言编制规范》(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3号)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事项数据字典(试行)的通知》(审办计发?2010?131号)
5.术语和定义
5.1计算机审计方法
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履行审计职责、实现审计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对特定审计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思路和实现步骤。
5.2审计业务模型
审计业务模型是描述特定审计目标的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关系和数据关系。
- 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