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二次电流不规则变动 二次电流周期性变动 有二次电压而无二次电流或电流值反常地小 电极积灰,某个部位极距变小产生火花放电。 电晕线折断后,残余部分晃动。 1)粉尘浓度过大出现电晕闭塞。 2)阴阳极积灰严重。 3)接地电阻过高,高压回路不良。 4)高压回路电流表测量回路断路。 5)高压输出与电场接触不良。 6)毫安表指针卡住。 1)人孔漏风,湿空气进入,锅炉泄漏水份,绝缘子脏。 2)变压器内部二次侧接触不良或整流桥二极管开路。 3)气流分布不均匀。 4)异极距变小。 5)灰斗满灰,或电场内存在积灰死角,落灰不畅。 6)阻尼电阻断裂放电。 1)异极间距超差过大。 2)气流分布不均匀,分布板堵灰。 3)漏风率大工况改变,使烟气流速增加,温度下降,从而使尘粒荷电性能变弱。 4)尘粒比电阻过高,甚至产生反电晕使驱极性下降,且沉积在电极上的灰尘泄放电荷很慢,粘附力很大使振打 难以脱落。 5)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 6)进入电除尘器的烟气条件不符合本设备原始设计条件,工况改变。 7)设备有机械方面的故障,如振打功能不好等。 8)灰斗阻流板脱落,气流旁路。 清除积灰。 换去断线。 1)改进工艺流程,降低烟气的粉尘含量。 2)加强振打。 3)清除积灰使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 4)修复断路。 5)检修接触部位,使其接触良好。 6)修复毫安表 1)针对性措施。 2)找出原因修理或更换。 3)更换气流分布板。 4)调整异极距。 5)清除积灰。 6)更换阻尼电阻。 1)调整异极距。 2)清除堵灰或更换分布板。 3)补焊堵塞漏风处。 4)烟气调质,调整工作点。 5)调整参数。 6)根据修正曲线按实际工况考核效率。 7)检修振打,使其转动灵活或更换加大锤重。 8)检查阻流板并作处理。 火花异常多 一、二次电流、电压均正常,但除尘效率不高 排灰装置卡死或保险跳闸 控制失灵,报警跳闸 1)有掉锤故障。 停机修理。 2)机内有杂物,焦块掉入排灰装置。 3)若是拉链机则可能发生断链故障。 1)可控硅击穿。 2)可控硅触发线错位或插脚短路。 找出原因,修理或更换。 3)整流变一次侧接地或短路,或二次侧取样回路前短路或负高压接地,或电流、电压取样 1)可控硅击穿。 2)反馈量消失。取样电阻排损坏。 3)参数设置错误。 1)安全联锁未到位闭合。 2)高压隔离开关联锁未到位。 3)合闸线圈及回路断线。 4)辅助开关接触不良。 1)回路元件接触不良。 2)灯泡损坏。 3)熔断器熔断。 1)仪表内部有毛病。 2)无触发输出脉冲。 3)快速熔断器熔断。 4)可控硅元件开路。 5)交直流取样回路断线。 6)交流电压表测量切换开关接触不良。 1)更换零件。 2)检查有关元件和回路。 3)调整参数。 1)检查人孔门及开关柜门是否关闭到位。 2)检查高压隔离开关到位情况 3)更换线圈,检查接线。 4)检修开关。 1)检查各元件及回路接线。 2)更换灯泡。 3)更换熔断器。 1)修理、校验仪表。 2)用于波器查输出脉宽及个数。 3)更换。 4)更换。 5)检查二次接线。 6)检查开关触点。 1)对屏蔽接地检查。 2)加旁路措施,更换新件。 硅整流装置输出失控 控制回路及主回路工作不正常 送电操作时,控制盘面无灯光信号指示。 调压时表盘仪表均无指示。 闪络指示有信1)外来干扰。 号,而控制屏其2)闪络封锁信号转换环节及元件损它仪表不连动。 坏。 闪络一次后二次电压不再自动上升而报警 带负荷升压,电压指示正常,电流指示为零。 升压时一次电压调压正常,二次电压时有时无,并伴有放电声。 1)闪络时第一次封锁脉冲宽度过大。 1)改变参数调整脉宽。 2)电压上升率+Δv/Δt给定值过低。 2)增大给定电压。 1)电流取样回路开路。 2)电流表内部断线。 1)整流变二次线圈及硅堆开路及虚焊点。 2)高压引线对壳体安全距离不够。 3)直流采样分压回路有开路现象。 1)检查二次接线。 2)测量电压值 1)吊芯检查整流变,并将故障排除。 2)检查并装好高压引线。 3)吊芯检查整流变并修复。 吊芯检查整流变,损坏部位更换新品。 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同时给整流变补充油至适当油位。 打开排气阀排尽气体。 油压报警跳闸,整流变二次线圈或整流硅堆击穿短整流变排出臭路。 氧味。 油位,信号动作跳闸报警。 整流变油布低于油位低限线。 油压报警跳闸。 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 1.6.2 电除尘三、四电场内部短路处理方案 1、 工作原理
由于电除尘三四电场阴极螺旋线断裂与阳极板相搭造成电除尘内部短路电场跳闸,为了不停机处理电场内部短路的问题可以利用“电流烧熔法”通过电场外部操作,利用电焊机烧断造成电场内部短路的极线,实现运行中处理电除尘器阴极螺旋线断线造成的电场短路问题。因为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不能进入电除尘内部了解断线的具体位置和形式,所以此方法不能百分百处理所有断线问题。电除尘内部电场的阳极板与电除尘壳体相连直接接地,作为外部电源的一极,电场的阴极进线作为外部电源的另一极。当电场内部阴极螺旋线折断,搭接阴阳极,造成电场短路,形成一个回路,此时利用外部电源产生强电流熔断造成电场内部短路的阴极螺旋线,达到消除短路的目的。 2、
1)
工作步骤
办理工作票,停运故障电场及其相邻前后左右电场,以处理#3炉二室四电场为例,需拉开#3炉电除尘一室三电场、二室三电场、三室三电场、一室四电场、二室四电场、三室四电场的高压整流变电源开关并打接地位置; 停运相关电场的加热、振打装置,并断电;
将交流焊机放置在电除尘顶部电场高压进线开关处,以作备用;
打开该电场高压进线小室检修盖,对该电场进线验电,确认无电后,对阴极悬挂框架进线放尽剩余电荷并搭接临时接地线,拆接线时保持该临时接地线可靠接地。
断开电场与供电电源的连接铜线;
将电焊机焊把线接到阴极进线,并用螺栓固定; 将电焊机接地线和电场接地直接可靠连接; 将钳形电流表放置可观察位置;
给交流电焊机进线送电,逐渐调大电流至最大值。
观察钳形电流表读数:看读数是否变化,如读数变化说明螺旋线正在过流;如电流表读数瞬间到零,说明短路阴极线已经熔断,工作结束,恢复安措,进行阴阳极振打,拭投运,如仍无法投运,说明熔断后的螺旋线仍然与阳极板搭接,仍需按照以上程序再次操作,直到电场投运正常;如果电流表维持一定读数超过三分钟仍未烧断则说明阴极线挂搭很牢,为保护焊机应断开开关,十分钟后再通电过流。
结束试验,安措恢复,工完场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3 高频电源典型故障及分析处理
1、 变压器油温高
1) 原因1:
温度传感器损坏或温度信号回路故障 检查方法及措施:
从温度变送器上断开油温传感器,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阻值,经阻值与温度值的换算,判定传感器是否损坏。如果已损坏,则更换传感器。如果没有损坏,且温度显示值与所测阻值相符,则说明显示与实际相符,应检查整流变压器。如果温度显示与所测阻值不相符,则可能是温度变送器故障,更换温度变送器;更换后还是不相符,则可能是A8单元模拟量输入模块故障,更换A8单元; 2) 原因2:
散热系统问题
检查方法及措施:
检查散热风机是否正常运转:如果不运转,则检查F2熔芯端子是否已合上或有损坏,如果没合上或损坏,则合上或更换熔芯再合上;如果已合上且没损坏,则检查风机是否已损坏,如果风机已损坏,则更换风机;如果风机也没损坏,检查A6主CPU单元的304端开关量是否有输出,如果无输出,则更换A6主CPU模块,如果有输出,则可能是继电器K1损坏,更换继电器K1。
检查油泵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运转,则检查F1熔芯端子是否合上或有损坏,如果没合上或损坏,则合上或更坏熔芯再合上;如果运转,则检查油泵是否空转,判定是否空转,可以用手感觉散热器连接进出管上的温度,如果进出管没有明显温度差且温度较低,则可能是空转,则可以通过油泵上的放气旋钮对油泵放气。空转情况一般可能出现在长时间停机后,再次运行时出现。
检查散热器是否积灰或进风网是否堵塞:如果进风滤网堵塞,则进行清理;如果散热器积灰严重,则需要停运设备,打开设备的上盖,用风枪或钢刷对散热器进行清理。
环境温度过高:如果设备的实际环境温度高,且设备实际运行功率较高,导致系统不能做到完全有效散热,则可以适当降功率运行或采用脉冲供电方式运行。 3) 原因3:
整流变压器故障 检查方法及措施:
如果整流变压故障,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运行参数不正常,且短时间内温度上升很快。如果是整流变压器故障,则需要吊芯检查或更换设备。
2、 二次输出开路
1) 原因1:
整流变压故障 检查方法及措施:
停运设备,高压输出接地。再投运设备,如果设备报[二次输出短路]故障,则整流变压器无故障,应检查高压输出至电场回路是否断开;如果不是,则整流变压器需吊芯检查,检查变压器内的高压出线是否有断开。 2) 原因2:
阻尼电阻损坏 检查方法及措施:
停运设备,高压隔离开关打电场接地位置。查看阻尼电阻是否有断落,如果是,则更换。 3) 原因3:
高压输出回路断开 检查方法及措施:
停运设备,高压隔离开关打电场接地位置。检查高压输出至电场回路是否有断开,如是,则重新连接。 4) 原因4:
信号处理回路故障 检查方法及措施:
如果是信号处理回路故障,在开路报警前,一次电流参数较大,与正常运行值相符。测量A9主控制单元的mA+电压值是否为0,如果为0,则需要检查或更换整流变压器内的二次取样板;如果不为0,则测量A9单元的I2端电压值,如果为0,则需要更换A9主控制单元;如果不为0,则应检查A9单元与A7 AI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是否有断开,如果连接正常,则需要更换A7 AI单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