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9:04:10 本文由閽栧嫯宓庡锟�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

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中,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信教学生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和高校教育不够等原因。为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现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高校为例,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教育;问题;措施 宗教,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点,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相交织。近年来,伴随着价值观和信仰的

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兴起了“宗教热”。目前,高校信教学生比例虽然不高,但绝对数不少,在高校中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不仅出现了大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而且已有个别大学生皈依了宗教,成为了信徒[2]。为此,笔者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高校为例,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调查,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总结如下。 1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高校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6所高校,每所高校发放问卷200-4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851份。调查对象包括医学、文史哲、经济、教育、理工、管理、艺术等专业学生,以本科生和专科生为主,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政治面貌构成以共青团员为主。其中,男生1051人,女生800人;来自城市的922人,来自农村的929人。信教的有278人,占总人数的15%,远远超过全国8%左右的信教人数比例;不信教的有1753人,占85%,是绝大多数。 1.2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1.2.1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一直接

受着学校的无神论教育。然而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众多因素促使他们中的个别人背离了所受的学校教育,由无神论到有神论,最终成为宗教信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存的宗教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发展,这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们三观的形成,导致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宗教。他们接触宗教有很多途径,包括家庭的宗教背景、阅读宗教书籍、亲朋好友的介绍以及传教人士的引导。

1.2.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动机

大学生信教数量逐年增加,但总体比例不大[3]。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78人信教,占15%;对宗教很感兴趣的131人,占7%;比较感兴趣的382人,占21%;不感兴趣1060人,占57%。这说明宗教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比较广泛,部分学生具有信仰宗教的可能性,一旦引导不当,那些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宗教信徒。

接触宗教与信仰宗教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只有在社会环境与情景的先决条件同个人的心理需要及认知活动、可受性有某种程度的结合时,才会出现对宗教的信仰[4]。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健康科学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如“理想缺失”、“价值错位”、“信仰冷漠”等,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理解以及价值观的选择产生异化,他们有可能开始信仰宗教。另外,宗教书

籍、观礼宗教活动等相关宗教文化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那些原本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宗教知识,接受宗教观念。

2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出现“宗教热”的状况,与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宗教是神灵观念的唯心主义,“宗教的基本思想本质上起着麻醉人们精神的消极作用”[5]。宗教很容易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模糊,道德观弱化。因此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极具现实意义。 2.1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社会根源。对宗教问题无论是在态度的表明上,还是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关键在于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当今最为科学的宗教观。在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越发强劲

地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并不断发展、深化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升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却面临着严峻地挑战。

一方面,导致大学生排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原因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更多的是采取教师主讲的形式,在大班授课的同时,往往不注意学生是否接受。而大部分学生都是迫于学校的制度和考试的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开始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相关理论也相对较少。因此会导致大学生看不清真相,歪曲事实,这就会使宗教思想趁虚而入。

2.2 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相互冲击的社会背景下,国外不良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主观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价值引导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传授给大学生[6],培养他们形成自主的价值思维以及价值评价,从而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高校应把握好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应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为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减少宗教对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然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kl02wuwe3gzju6vsv034ka295j7z00cy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