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 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写化学式)
20.(9分)据《环球时报》报道:意大利警方摧毁了四名摩洛哥人针对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恐怖事件。警方从他们的住宅中搜出2kg K4[Fe(CN)6],据审讯,他们准备将爆竹作炸药,蜡烛作引爆剂,K4[Fe(CN)6]在爆炸中可分解成一种剧毒盐KCN,将产生的剧毒KCN用来污染水源。
(1)已知爆竹爆炸后,K4[Fe(CN)6]会发生分解,除生成剧毒盐KCN外,还生成三种稳定的单质。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处理被KCN污染的水源时,可将浓缩后含CN的废水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氧化,使CN转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与CO2,最后溶液中c(Cl)增大。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1.(10分)A、B、C、X均为常见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品已略去)。
6
—
—
—
—
—
A
试回答:
+X, 一定条件 反应①
B
+X, 一定条件 反应②
C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 。
a. S b. N2 c. Na d. Mg e. 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 ;
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 。
(3)(3)若A、B、C为含某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8分)将无色钠盐溶于水得无色溶液A: ①用pH试纸检验知A显酸性。
②取少量A,向A中滴加KMnO4溶液,则紫红色褪去,说明A被氧化为B,向B中加入BaCl2溶液得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C。
③另取少量A,向A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D放出,将D通入KMnO4溶液则又得到无色的B。
④向含有淀粉的KIO3溶液中滴加少许A则溶液立即变蓝,说明有E生成,A过量时蓝色消失得无色溶液。
试给出A,C,D,E的化学式:A 、C 、D 、E 23.(8分)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已知
已知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能继续反应:
7
Cu2S + O2 → Cu2O + SO2 Cu2O + Cu2S → Cu + 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CuFeS2物质的量为2mol,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请填写下列表格中(1)(2)(3)(4)空格内所表示的相关内容:
序号 n(O2)的量 残留固体 中含铜物质 残留固体 中含铜物质的物质的量 分别是多少 (1) (2) (3) (4)
8
1 CuFeS2 Cu2S 2 a=4 (2) 3 (3) Cu Cu2S 4 Cu 5 Cu Cu2O 6 a≥5.5 (1) (4)
2014方城一高高一化学竞赛答题卷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二、简答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1分)
(1) (2) (3)
(4) 20.(9分)
(1) 。 (2) 。
。
21.(10分)(1) (2) 。
9
(3) 或 。 22.(8分)
A: ;C: ; D: ;E 。 23.(1)
(2) (3) (4)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