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1.【答案】 (1)濯 /清 涟 而 不 妖 (2)非常,很;生枝蔓;立;应当
①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②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3)了。
(4)莲,花之君子者也
(5)爱牡丹:追求荣华富贵;爱菊:脱俗避世;爱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濯/清涟而不妖。
(2)本题中古今异义词,植:立。词类活用词,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予:我。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出:长出。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独:仅仅,只。鲜:少。闻:听说。(4)《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莲的具体描写,运用对比衬托写法,突出了莲的高洁品质,赞美莲是“花之君子者也”,这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5)菊:代表隐逸者,消极避世;牡丹:代表富贵者,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莲:代表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作者爱莲,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故答案为:⑴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⑵① 非常,很 ;② 生枝蔓 ;③ 立 ;④ 应当
⑶ ①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②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⑷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⑸ 爱牡丹:追求荣华富贵;爱菊:脱俗避世;爱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⑶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⑸本题考查文章塑造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相关句子的理解,体会所代表的人生态度。 【附参考译文】
5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二、句子默写 2.【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无案牍之劳形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怆、涕、牍、疑、凌、览”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独怆然而涕下 ⑵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⑶ 无案牍之劳形 ⑷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⑸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⑹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三、字词书写 3.【答案】 (1)diàn;琼 (2)涨满;张满 (3)比喻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在,注意“淀”不要读成“dìng”,“琼”不要写成“掠”等形近字。
(2)涨满:指物体或器官被液体充大,到没有空余的状态了。张满:张开、饱满。根据语境,“涨满”应为“张满”。
(3) 把鼓鼓的船舱,比作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 diàn ; 琼 ⑵ 涨满 ; 张满
6
⑶ 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和平时的积累完成。 ⑵本题考查同音字的把握,注意区分字形和词义。 ⑶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比喻修辞方法的把握。 四、名著阅读
4.【答案】 老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解析】【分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故答案为: 老舍;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及内容的把握,注意学习时的积累。 五、综合性学习
5.【答案】 (1)养老爱老,亲情所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 (2)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聊天;回报;回应
(3)内容:一对老夫妻搀扶着往前走,漫画右边配字“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 含义:呼唤年轻人多给父母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把自己的耐心留给最亲密的人。
【解析】【分析】(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敬田得谷,尊老得福。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2)“长辈”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所以应把“长辈”一词删去。回应:回答、响应的意思。回报:报答;报告。“回应”符合语境。
(3)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一对老夫妻手挽手一起往前走,右边文字是“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结合活动的主旨“孝亲敬老”,可见其含义为:希望年轻人多给父母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和照顾。
故答案为:⑴ 养老爱老,亲情所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 ⑵① 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聊天 ;② 回报 ; 回应
⑶ 内容:一对老夫妻搀扶着往前走,漫画右边配字“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 含义:呼唤年轻人多给父母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把自己的耐心留给最亲密的人。
【点评】⑴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撰写此标语时一定围绕着主题来回答,要求语句简练优美,主题突出,一下让人记住。
⑵①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②本题考查近义词的准确运用,注意通读句子,凭语感和语义辨析词语用错指出,并改正。 ⑶此题考查对漫画主旨的理解,根据画面内容和文字提示,进行提炼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7
6.【答案】 (1)运用比喻,引出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严重后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如果阿波菲斯落到陆地上,产生巨响,冲击波将使方圆数百里乃至数千里的城市乡村灰飞烟灭,灰尘弥漫到整个大气层。②如果落到海洋中,落点处形成巨型“弹坑”,海啸波向四面八方涌去,大洋四周的沿岸地区,将会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死于非命。
(3)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对于阿波菲斯落到陆地情景的描写,开启下文对阿波菲斯掉入海洋中的描写。
(4)提前跟踪,及时爆破,使它们分裂成小碎片被大气层消耗掉。
“太空杀手”比喻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严重后果,生动形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解析】【分析】(1)即将撞击地球的——阿波菲斯这颗小行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此题根据第③段的具体说明“随之而产生的巨响声远远超出人类耳朵所能承受的分贝级别。紧接着,强劲的冲击波便朝着四面八方横扫过去,在方圆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和乡村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与此同时,因小行星高速撞击地面后所扬起的巨量尘埃,则会迅速弥漫到整个大气层内。”提取归纳即可。
(3)“以上是假设这颗小行星正好砸在陆地上后的情景。”承接上文的介绍,“如果它没有落到陆地上,而是直接掉到海洋中,又会怎样呢?”引出下文对阿波菲斯掉入海洋中的描写。
(4)此题要结合选文内容,再联系实际情况,建议针对性要强,且要有可操作性,如,将重力牵引机发射到“阿波菲斯”上,通过地面遥控操作改变其飞行轨迹。
故答案为:⑴ 运用比喻,引出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严重后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⑵ ①如果阿波菲斯落到陆地上,产生巨响,冲击波将使方圆数百里乃至数千里的城市乡村灰飞烟灭,灰尘弥漫到整个大气层。②如果落到海洋中,落点处形成巨型“弹坑”,海啸波向四面八方涌去,大洋四周的沿岸地区,将会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死于非命。
⑶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对于阿波菲斯落到陆地情景的描写,开启下文对阿波菲斯掉入海洋中的描写。
⑷ 提前跟踪,及时爆破,使它们分裂成小碎片被大气层消耗掉。
【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注意明确所用修辞,分析写出的内容,明确给读者所留印象。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依据文本内容从多方面去简要概括。 ⑶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子。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对策的能力。解答时,要对文章内容有着充分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去解答,举例时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所列举的措施要有可操作性。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7.【答案】 (1)①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②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③老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
(2)插叙;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
(3)母亲热心公益、关心他人,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