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三二调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7:52:24 本文由孤心无意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糖类、ATP、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等

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识记糖类的种类及功能;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识别的特异性,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下降、酶活性减弱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

【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

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

第13页/共39页

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

【解答】解:A、①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

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并非直接接触方式,A错误;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B正确;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C错误; D、凋亡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酶活性升高,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考查细胞凋亡

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转录形成mRNA时,如果碱基配对出错,将导致基因突变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人的X与Y染色体中DNA分子的A+G/T+C的比值相同 D.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第14页/共39页

【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

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3、DNA分子一般是双链结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

4、mRNA上的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3个属于终止密码子,61个密码子能编码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

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在转录形成mRNA时,如果碱基配对出错,将导致转录细胞都mRNA上的碱基序列改变,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B错误;

C、双链DNA分子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的A+G/T+C的比值都是1,C正确; D、mRN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C.

第15页/共39页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

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4.把豌豆放在26℃的黑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制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IAA、赤霉素等几种同浓度溶液中,经过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意:C表示不含IAA和赤霉素,G表示含赤霉素,I表示含IAA. A.如果对切段S3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再进行实验,那么影响实验结果最大的是DNA合成抑制剂 B.同一器官不同年龄的细胞对于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相同 C.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3的细胞 D.赤霉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探究结论;信息转化法;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图1: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促进切段S1的生长,

IAA抑制切段S1的生长;

第16页/共39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三二调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na35d91h5nd0e7n2yj9vfqx3d4wu015xe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