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女篇》《洛神赋》看 曹植的“情兼雅怨”
摘 要 曹植的作品在钟嵘的《诗品》中被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极言陈思诗赋之绝妙,然而纵观曹植一生尤其是曹丕即位之后,郁郁不得志,使得其作品用情,却也兼有“雅怨”,且借对美女的思慕表现其对君主的渴望,也使其所怨更“雅”,那么,本文分别从曹丕即位前后曹植的作品《美女篇》 和《洛神赋》来分析曹植的“情兼雅怨”,同时进一步展现曹植的精神世界,体味其内容的放浪形骸并从更深层次挖掘曹植内心的情与怨。 关键词 曹植 “情兼雅怨” 《美女篇》 《洛神赋》
From \ found
Cao zhi's \
Hu yanli
(Xinlian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Zhong rong in savoring the review Cao zhi \style, elegant feeling hatred, with literary temperament\his article particularly fascinating, yet in his life especially when Cao pi acceded to the throne,he felt depressed and frustrated.So his work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but also show the depressed emotion.With longing for beautiful women show his desire for the monarchy.Also make his sorrow by more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see Cao pi acceded to the throne, Cao zhi's artical \and \time, further show Cao zhi’s spirit world.Appreciate his work content of romantic and open-minded, and dig deeper affection with hatred in his heart.
Key words Cao zhi \ \ \
前 言
曹植是我国建安时期最富盛名的作家,才华卓著,南朝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铜雀台赋》一鸣惊人,“七步成诗”也为后世之士津津乐道,其“风骨”与“辞采”的完美结合也备受推崇。
然则,其政治生涯却不似其文学方面的成就显著,甚至是悲剧性的,于是,正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将其政治理想融入其作品中。曹植年少时就胸怀抱负,如《白马篇》,并有以思妇表白心迹,旨在抒发自己失意的《美女篇》。尤其在其兄长曹丕即位后,其政治生存环境更加险恶,郁郁不得志的曹植,只能通过文章表现与抒发其情感,其中尤以《洛神赋》抒发得最为充实,真切。
一 、曹植的“情兼雅怨”
钟嵘《诗品》中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骨气与辞采自不必说,针对迫害压抑的“ 怨” 是曹植作品的主旋律, 也是表现曹植精神思想的主线。分析这些具有悲怨情绪的作品, 我们对曹植坎坷的一生可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而深刻理解建安文学“ 慷慨悲凉” 的艺术特征。[1]
在这里,重点分析“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八个字。因为是对偶的句式,“雅怨”与“文质”是并列关系。作为一个文论术语,以“雅”作为中心词,在《诗品》中凡六见,或渊雅,或文雅,或清雅,或闲雅,其文意大抵与今天所说的“高雅”相近。[2] 文意差别不大,因此重点则是被形容的“怨”字。
“情兼雅怨”之“怨”,确有司马迁“发愤著书”之怨,这是一种常见的情感。
[2]
譬如《赠白马王彪》、《洛神赋》、《九愁赋》等无不弥漫着这种哀怨之情。
1、曹植诗赋之“情”
曹植写作用情,尤其是真性情。曹植虽为贵公子,但曹家原为寒门,“起自
幽贱”。因此,这个家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乃至人生追求就与豪门望族有着明显的差异。加上曹植本就不是长子,性情发展也更为自由,而且才气十足的人一般说来都喜欢恃才傲物,不拘小节,做事不经过深思熟虑,全凭自己的主观意象和直觉思维来判断。曹植也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凭着主观意象和直觉思维做事的大诗人,身上充满了天真、幼稚、浮躁的文人气质。 [3]
诗赋作品在写作上,通过各种景物,事件,人物等的描写展现作者的情怀,气质,曹植最富盛名的作品如《洛神赋》除表现出洛神的美之外,将自身对洛神的爱恋,思慕之情表现得深情,哀婉,令人动容。尤其是: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可以想见作者的伤心、痛苦、不舍之情状。 2、曹植诗赋之“雅怨”
曹植所抒发的怨,多借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美女篇》、《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这些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感叹无故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况子建“骨气奇高”在诗句中虽有愁怨,却不觉悲苦,而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如《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运用《诗经》中“比”的手法表达思妇的心志。思妇见弃,不单不以怨报之,反而愿意牺牲自己:“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为了得见夫君,不惜将自己比喻为西南风,化入君怀!在此句中,诗人不是单纯地埋怨“ 孤妾常独栖”的思妇情态,而摆出更为高雅的姿态,宁愿化作西南风,使得意味更为深远。
二、透过《美女篇》见其“情兼雅怨”
美女妖且闲,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 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 腰佩翠琅珉干。 明珠交玉体, 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鹞风, 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 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 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1、《美女篇》内容分析
诗中,诗人首先对美女的出现做出描写,“美女妖且闲,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又分别从正面“明珠交玉体, 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鹞风, 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 长啸气若兰。”和侧面“行徒用息驾, 休者以忘餐。”来表现美女的美。
在对美女的询问中了解到现状,进而用“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表现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望,最后通过“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以抒发自己的失意。
郭茂倩《乐府诗集》评《美女篇》云:“美女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
2、《美女篇》描写手法
这首诗同样采用了比兴的手法, 以美人自比,“慕高义”“求贤良”正是曹植自身的写照,这样的美人,顾盼生辉,吐气如兰,却只能“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表现了一种哀怨不甘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正如前面所说,这是一种重塑自我的方式,曹植受《离骚》的影响,以“香草”“美人”等意象自比,这种情感的外露方式的进一步表达能够很好表现出曹植的复杂的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与变化。[4]
3、《美女篇》之“情”之“怨”
创作在这里成为了曹植寻找慰藉与心理释放的方式,将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对现实的怨恨不满, 通过诗篇释放并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曹植在后期的打压之下,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入世志向。
通过对身边的景物,或身处环境的描绘,来烘托喜悦、紧张或者悲凉的氛围以及把自身所要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景物中借以抒发,以此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4]
三、透过《洛神赋》见其“情兼雅怨”
《洛神赋》是一篇熔铸神活和爱情题材的作品,作者在其中描写了一个似幻似真的世界,描写了人神恋爱而不能结合的悲剧。并在赋中塑造了一个纯洁美丽、多情动人的洛神形象。
著名的《洛神赋》曾一度被人们看成是“ 感甄” 或“ 寄心文帝” 的作品。其实, 这篇赋所抒发的无非是作者对理想的追求而已。作者着力描写了洛神风采绰约楚楚动人的形象, 表达了自己的爱慕和景仰, 洛神对他亦是一往情深, 缠绵缝眷, 无奈人神有别, 只好在“ 恨人神之道殊兮, 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 泪流襟之浪浪” 的哀怨中恋恋不舍的分离。这里作者以洛神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 委婉的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及失败后的精神苦闷。这实质上就是《秦风兼蔑》的一种翻版。诗中“ 在水一方” 的“ 伊人” 即是一种 美好理想的象征, 诗人极力追求, 却因“ 道阻且长” 、“ 道阻且右” 最终不能实现, 因而有一种淡淡的哀愁笼罩全诗。[1]
《洛神赋》写对洛神的追求及不得的怅惘, “ 恨人神之道殊兮, 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 泪流襟之浪浪” 。中国人有含蓄的传统美德,这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所表现:“贵含蓄,忌直露”。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爱恨都不能直白的表露,要借助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描写环境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洛神赋》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是写初见洛神的情景。
“余从京城, 言归东藩。背伊阴, 越轩辕, 经通谷, 陵景山。”简单的描写了自己的行踪, 接着是置车, 株马, 流晒洛川, 就在此时“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 接着没有描写洛神有多美丽, 而是问车夫, 为下文描写洛神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就是写洛神的姿容。
最爱的就是作者对伊人的描写“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荣耀秋菊, 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 灼若芙蓉出绿波。橄纤得衷, 修短合度。肩若削成, 腰如约素。延颈秀项, 皓质呈露。芳泽无加, 铅华弗御。云髻峨峨, 修眉联娟。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 明眸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论曹植诗中的“情兼雅怨”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