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D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B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5、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B)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6、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7、学校教育依照特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8、 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D ) 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学媒体 D、教学环境
9、( D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 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0、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 D )。
A.桌椅 B.课堂气氛 C.照明 D.课本 11、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D )
A、弗洛依德 B、冯特 C、华生 D、桑代克
12、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13、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14、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D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15、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6、 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C)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BCDE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B)。
A.如何学 B.如何教 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E.如何管理学生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BCE )。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 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AE)。
A.群体差异 B.年龄差异 C.性别差异 D.学习方式差异 E.个体差异 5教学环境包括(BE )
A.课堂自然条件 B.物质环境C.教学设施 D.师生关系E.社会环境 6.教学媒体包括 ( ABCDE)
A.投影 B.录像C.计算机 D.黑板E.图片
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有( ABCD )。
A.描述 B.控制 C.解释 D.预测 E、管理 8、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有( ABD)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指导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反馈过程 9、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分为( ABE )三个部分。
A、人类的本性 B、学习心理 C个性的形成、D、儿童行为 E、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0、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ABDE )四方面。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自觉性研究 D、合作性研究 E、社会文化研究 11、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 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三、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 大纲、教材 、课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为西方该学科科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X 桑代克
4. 89.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5.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 个体差异。 6.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和主体,存在群体差异即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 7.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创建时期、发展时期、走向成熟、完善时期等四 个时期。
8.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皮亚杰发起课程改革运动。X 布鲁纳
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学与教的要素:列举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2) 学习过程:列举出动机阶段、选择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等.(3)教学过程(4)评价/反思过程
2、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5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五、论述题
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上课同样上得很好,所以学不学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关系。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1)有些老教师从未学过教育心理学,却可以做好教学工作,是他们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的结果。老教师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轻松应对。但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耗费时间长,见效慢,如果所有教师都用这种方法来开展工作,将会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此外,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的简单应用,也不是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简单组合,它的研究成果能为科学地进行教与学提供指导,促进学校教育实践。
(3)教师如果学了教育心理学,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4)对于那些以前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来说,本身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可以弥补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缺乏。从长远发展来看,教师应当将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相互结合,并且将这些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当中。经验丰富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备他人借鉴。因此,对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是必备的,对于教师来说是必须掌握的。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几个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B.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C.具有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根本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2.从性格类型来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 ( B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情感型 3.童年期是指年龄在( A )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1l、12-14、15岁 C.14、15-17、18岁 D.3-6、7岁
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 )。
A.获得守恒概念,具有明显的逻辑性 B.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具有命题组合能力
5.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B )。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6.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 A )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
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8.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C )。 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9.( C )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A.最近发展区 B.学习准备 C.关键期 D.印刻 10.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 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11、(B)是计数能力的关键期,(B)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C)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D)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A)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二关键期。
A.5岁左右 B.2-3岁 C.3岁左右 D.2岁半-3岁半
12.最近发展区是指( C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3.“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B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D )。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5.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 A ),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比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量表
C.比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
16.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B )。
A.主动感 B.自主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7.感觉动作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
A.客体永恒性 B.自我中心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18.某学生的智商为110表示( B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20.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B ) A、性格 B、认知风格 C、学习策略 D、定势 21.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C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D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23.人格的核心是(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世界观
24.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 B )。 A.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B.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C.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D.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25.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 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B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26.对于认知风格属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D ) 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 B.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 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27.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D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28.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D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9.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 C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6岁
3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D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性格类型属于( C )。
A.内向型 B.独立型 C.外向型 D.顺从型 3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D )。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认识
3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B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 D.沉思型
3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D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35.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儿童大约从( B )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评价。 A.5岁 B.2-3岁 C.12岁 D.18岁 36.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D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37.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38.下列智商最高的人是( A )
A、CA=4,MA=5 B、CA=5,MA=6 C、CA=6,MA=7 D、CA=7,MA=8 39.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B ). A0-2 B2-7 C7-11 D11-15
40. 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
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4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第一章练习(有答案)(1)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