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作业及讲义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复仇之怒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二)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1.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原因在于

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二)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既存在“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 当前,比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此外,失业类型中还包括发展性职业和周期性失业。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一)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二)正确的创业观

1.要求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一)爱情的本质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恋爱中的道德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二)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2.亲子关系

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三)离婚

(四)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讨论:怎样理解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这里仅讲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1)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保障立法、环境立法的出现,法律是否还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志性。这种意志是整体意志,即共同意志。通过法律形式获得集中表达的统治阶级意志,就是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等方面,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国家意志即法律的内容的主要因素。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所希求的最大利益即社会关系方面的利益。

综合上述,一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他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适用的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到底还是否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我国宪法规定了当代中国的根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各种基本原则、方针、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最重要的方面,制定、修改程序极严格,其它均不得与之抵触。除了宪法外,还包括立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附属的较低层次的法律。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有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特别行政法有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三)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它组织间财产人身关系的法律。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还有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四)商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破产法》等。 (五)经济法

调整国家在监督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四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即:①关于企业管理的法律;②财政金融和税务方面;③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④市场主体、秩的法律。 (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 (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法律。例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八)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单行法律)。 (九)程序法

有关诉讼活动的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诉、民诉、行诉、律师法等。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法律制定 1.概念

法的创制可以称为“立法”,具体指一定国家相关依照法由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立法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常设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相关制定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上的立法是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最高权力机关及常设相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

法律的活动)。 2.特点

(1)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项国家职能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的国家机关行使; (2)立法是产生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的普遍行为规则的活动;

(3)立法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主观意志活动,且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4)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专门活动。 3、立法体制

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制及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但同时又是多层次的。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 (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制定部门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及省会所在市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5)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较大市人民政府、地方规章。 4.立法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立法程序的开始)依法享有法律议案提案权的机关,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某项法律的正式提案。

(2)法律案的审议(立法机关对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 (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4)法律的公布(主席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公布法律)。 (二)法律的遵守 1.概念

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属守法律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2.守法的主体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2)中国公民;

(3)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 3.守法内容

遵守法律;遵守劳动纪律,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尊重社会公德。 4.守法目标

所有的主体都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使法律的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5.守法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2)按照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模式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或后果时,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三)法律执行 1.法律执行的含义

法律执行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法律执行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法律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在此讲狭义法律执行。

2.法律执行的特点

(1)法律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2)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3)法律执行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律执行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四)法律适用 1.概念

法律适用简称“司法”,通常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 2.特点

(1)法律适用是特定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

(2)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

(4)法律适用必须有表明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3.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内容不同;

(3)程序性要求不同; (4)主动性不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的涵义

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二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其内容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法制与法治是紧密联系的,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二者在含义上存在很大区别:第一,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而法治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二,法制是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而法治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介绍从建国到目前为止的立法情况)。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1)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直接体现。

对于我们党来说,依法执政主要是指执政过程中权力运用的合法性,包括具体执政行为的合法性,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主要是指这方面的执政能力,以彻底解决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甚至权大于法的问题。

(2)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对依法执政能力有正确的理解。

就能力而言,依法执政能力不是一般的执政能力,而是着重于执政主体能依法执政,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作业及讲义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作业及讲义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4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