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雨中漫步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生科13

第一章、绪论

1、食用菌的营养特点?

是一种低脂肪、低碳化合物、低热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保健食品。 2、新疆发展食用菌的优势有哪些? A土地资源丰富 B棉籽壳资源丰富

C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

3、食用菌产业的特点?

与大农业不争地,不争水,避开农业繁忙季节,农作物废弃物利用,投资可大可小,成本低见效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市场潜力很大。 4、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有? A自然条件优越 B农业资源丰富

C剩余劳动力成本低

D技术力量较强(手工技术) E市场潜力大,前景好 5、发展食用菌的目的和意义? A改变人类的食物结构 B增进身体健康 C科变废为宝

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E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F创造财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1.食用菌,子实体,真菌,大型真菌,菌丝体,锁状联合的定义? 食用菌: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吃的大型真菌(担子菌和子囊菌)。

子实体:真菌形成的繁殖器官。具有结实能力的双核菌丝组织化形成的肥大多肉的菇、蕈、耳等称为子实体。

真菌:无叶绿素的真核生物、异养型。

大型真菌: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形成较大子实体的一类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 菌丝体:菌丝前端不断生长分支形成的菌丝团。

锁状联合:双核菌丝细胞分裂时,在横隔处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2.子实体的组成部分有哪5个? 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 3.菌丝体的作用? A降解,吸收营养 B营养运输 C储藏

D有性繁殖

4.菌褶的基本结构?

担子、菌髓、缘囊体、囊状体、担孢子、乳管

5.食用菌的生活史?

担孢子-初级菌丝-质配-双核菌丝-子实体(子实层)-核配-减数分裂-担孢子

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生长条件

1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生科13

1.什么是白腐菌,褐腐菌,内生菌根,外生菌根? 白腐菌: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 褐腐菌:分解纤维素 内生菌根:指菌根中菌丝侵入高等植物根部皮层组织的细胞内,进行共生性或寄生性的生活者

外生菌根: 许多大型真菌和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我们称为外生菌根。 2.食用菌的生态类型有哪5种?

A、腐生菌(木腐生、粪草生、土生菌) B、共生菌(内生菌根、外生菌根) C、寄生菌(专性寄生、兼性寄生) 3.食用菌在自然界分解代谢的作用? 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

4.食用菌的代谢特点?

代谢旺盛,适应能力强,易于人工控制

第四章分类地位

1.菌生长阶段,如果缺氧对子实体有哪些影响? 会形成畸形菇 A、只长腿不长盖

B、形成鸡爪菇(木耳) C、形成鹿角菇(灵芝) 2.谈谈石灰在培养料中的作用? A、中和酸

B、抑制杂菌的生长 C、提供矿物质

3.如何处理好温度、氧、二氧化碳三者之间的关系? 菌丝体阶段:怕高温,不怕低(最高32℃);高浓度CO2菌丝生长慢 子实体分化阶段:温度不变;对O2需求不大;对CO2较高

子实体生长阶段: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品质越差;生长最旺盛,O2需求最大 4.真菌的分类地位?

原核原生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真菌界:粘菌门、真菌门

真菌门:鞭毛菌们,接合菌门,半知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担子菌:伞菌目,银耳目,多孔菌目,鬼笔目,腹菌目

子囊菌:麦角菌目(虫草),盘菌目(羊肚菌和马鞍菌),块菌目 5.牛肝菌、红菇科、鹅膏科的主要特征?

牛肝菌:菌盖下面为菌管,易从子实体剥离;肉质,易腐烂。

红菇科:子实体菌肉和菌髓由泡囊组成,担孢子上有刻纹,一般呈Y型,呈各种颜色,囊状体比较特殊(细长)

鹅膏科:有明显的外菌幕,外菌幕破裂后的残留物变化大(菌托,丝膜于基部形成鳞片),有或无菌环,孢子印为白色,子实体较大。

6.蘑菇属的主要特征? 环柄菇的区别是?

特征:菌褶出期为白色,后期变褐色、黑色,离生,孢子印为褐色。 区别:不形成菌托,有明显菌环,孢子印白色。

2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生科13

7.鬼伞科的主要特征?与斑褐菇的区别是?

特征:产生黑色孢子,菌褶容易液化成黑色液体 区别:菌褶变黑但不液化,菌褶表面有黑色花斑。

8.侧耳科的主要区别?

担子果木生,肉质,易腐烂,菌柄组织与菌盖相连,偏生,侧生,或无柄,菌褶延生或由基部辐射出,孢子无色

9.香菇属的主要特征?

孢子印白色,菌褶锯齿缘,菌盖似皮革色。 10.银耳与木耳的主要区别? 银耳:担子纵向分成4个小担子 木耳:担子横向分成4个小担子

11.子囊菌的基本结构?

子实层(子囊、侧丝、子囊孢子)、囊基层、囊盘被(外囊盘、被、髓囊被) 12.羊肚菌科的主要特征?如何区别羊肚菌和钟菌?

特征:菌盖特殊、菌盖四周与柄相连,子实层长在凹臂内

区别:与羊肚菌相似,但菌柄与菌盖中部相连,菌盖四周游离,菌盖相对菌柄较小 13.鹿花菌的主要特征?

与马鞍菌比较相似,但其菌盖不像马鞍菌有规则,有腿,含有毒素。

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的制备

1.什么是消毒、灭菌?

消毒:杀死物体内繁殖体的方法,而对孢子或无害的微生物则不做要求。 灭菌:杀死物体内所有微生物的方法。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关键。 2.高压锅在使用时应注意? A、物品不能装太满 B、锅盖要对称上 C、要放冷空气

D、灭好菌要自然冷却

3.常压灭菌要注意? A、不能有死角

B、灭菌时间根据物体有不同变化 C、蒸汽要有一定流动性

4.培养基配制原则?

A、选择好培养基质,不能有有害物质,不应有霉变 B、调配好物理性状

C、调配好营养物质:不同原材料,营养不一样 D、调控好C/N,30-40:1 E、调节酸碱度:石灰:2-4%

5.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L。 制作方法:

A、将所有器皿洗净

B、按配方称取所需各种营养(马铃薯去皮挖眼(有毒)) C、马铃薯切片、煮汁、过滤、取滤汁 D、加入琼脂溶化,加入其他营养物质

3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生科13

E、补水,趁热分装试管:注意:高度,棉塞,捆扎问题 F、灭菌:高压:121℃,20-30min

G、趁热摆成斜面,高度要注意(1/5-1/4)斜面2/3 6.原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配方:

A、棉籽壳: ;麸皮:10-15%;棉籽饼:2-5%;石灰:2%;石膏:1%。 B、木屑: ;麸皮:15-20%;棉籽饼:5%; 石灰:2%;石膏:1%。 制作方法:

A、准备所需用品:瓶子,皮箱,原材料等 B、拌料:拌匀,含水量适中:60% C、装瓶:松紧适中,清理瓶口,打孔 D、封口:二层报纸夹一层塑料纸 E、灭菌:121℃,2-4h(维持) 7.孢子及组织分离方法? 孢子分离法:

A、选择子实体(关键);去柄去土 B、消毒,无菌水冲洗

C、悬挂于无菌三角瓶中,弹射孢子 D、检查是否有孢子弹出

E、无菌操作去孢子于母种培养基上 F、萌发

组织分离法:

A、选择子实体,成熟度不能太高 B、消毒

C、无菌操作取组织块放于母种培养基上 D、培养

8.食用菌栽培中的主料和辅料各有哪些? 主料:

菇树、棉籽壳、稻草、作物秸秆、野草、畜禽粪便、废菌包 辅料:

麸皮、玉米粉、米糠、黄豆粉、油渣、石灰、石膏、白糖 9.食用菌覆土促进出菇的原理是什么?

A、提高培养料中CO2浓度,使菌丝由营养生长变为生殖生长 B、促进子实体扭结:土壤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机械的刺激 C、保温、保湿作用

第五章、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和加工

1.病原菌对食用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营养成分竞争、生存空间竞争、抑制性竞争、侵染性竞争 2.病原菌的危害表现的症状? 症状:

A、菌丝不吃料或不发菌,生长速度慢

B、菌丝变黄,萎缩死亡,培养料变色,腐料,有异味 C、培养料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霉状物或粉状物 D、不形成原基或子实体

4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生科13

E、有成虫的幼虫 F、子实体腐烂有异味 3.病原菌发生的三个关键因素? 病原菌、寄主、环境 4.非病原性病害的症状? A、菌丝徒长

B、菌丝生长缓慢或不长 C、子实体畸形 D、幼菇死亡 E、子实体早开伞 F、水锈病

平菇的栽培

1.生物学特性: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人工栽培粗放简单,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栽培原料广,可以用生料栽培。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A、虽为木腐菌,但对原材料要求不严,但C/N为20-40:1较好,根据不同原材料,适当补充N源可提高产量。

B、不同品种最适温度各有不同,了解所栽培平菇品种的温型是关键。

C、平菇属变温结实,栽培时应采用的温度宁低勿高的原则,适宜温度为20℃则较好。 D、平菇菌丝较耐碱,可在培养料中适量增加石灰的含量,但不可超过4%。

3.优良菌种的标准:纯,生命力强,菌龄适宜

纯:不含杂菌,严格的灭菌、消毒和无菌操作时保证,菌种纯的关键措施,另要注意平菇菌种隐形污染。 生命力强:菌种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吃料能力,适当增加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和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菌种增强其生命力,严禁在高温条件下生产菌种。 菌龄适宜:菌龄是指培养菌种所用的时间;适宜的菌龄是指菌丝长满瓶后到未出现原基分化之前为适宜的菌龄。出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后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并积累一定的有害物质影响菌种生命力。

4.栽培工艺的流程

确定出菇日期→制种→原料储备→原料预处理(生料-发酵)→装袋灭局→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菇方式选择→出菇管理→ 采收→销售 5.管理与采收

A、发菌期管理:注意湿度和空气,要注意翻堆

B、出菇管理:协调好温度、湿度、空气三者关系

C、采收:七八成熟时采,否则易谈孢子,引起孢子肺,必须将成熟子实体一次采尽 D、菌包补水:直接补水和墙式覆土补水。

方法:将出过三潮菇的军报脱一半袋子,裸露部分两两对头,一层菌包,一层土,垒5-6层,最上层做一小水池,可加水。

优点:省时省工,便于管理,可多次补水,产量高。 生料栽培:

配方:棉籽壳:98%,石灰2%,多菌灵:0.1%

方法:用含2%石灰水浸泡2-3天后,滤出多余水分,装袋,接种。 优点:省时省力,成本低,不需要无菌操作。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食用菌栽培复习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9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