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吹满北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二 TTL电路逻辑功能及参数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TL与非门外形和管脚引线排列。

2.掌握与非门集成电路的直流参数及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 3.加深对与非门逻辑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

XST—5数字电路实验台,示波器,万用表,若于导线和信号线,74LS00或74LS04。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设计

1.与非门直流参数的定义在有关的教材中已有介绍,这里仅将所用的测试电路绘出。图1所示为低电平输出时电源。图2所示是低电平输入电流测试电路。图3所示是高电平输入电流测试电路。图4所示是测量电压传输特性的电路。图5所示是用于测算扇出系数的电路。

Vcc + mA

Icc Vcc

A B F - A B

F

I1L + mA - 图3

图2

Vcc Vcc A F B + V

IIH + mA A B - F 4.7k + V - - 图4

图3

1

2.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

传输延迟时间是表示门电路开关速度的参数,它意味着门电路在输入脉冲波形的作用下,其输出波形相对于输入波形延迟了多长的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可以采用图6的测量电路。求出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图6所示是环形振荡器,假定每个与非门的tpd都相等则振荡信号的周期T=6tpd。

即:tpd?A B

Vcc I0L + mA 470Ω 4.7k

- + V G1 F V1 1 V2 G2 1 G3

V3 1 VO - GND 图5

GND 图6

1T 6上式可用如下方式解释:

电路通电,在扰动电压的作用下,电路起振,并逐渐进入正常振荡状态。见图7在某一瞬间,V1突跳到高电平,由于三个门的平场传输时间都相等,那么,经过延迟tpd后,使V2=0然后经过延迟tpd,使V3=1,再经过延迟tpd,使V0=0(即V1=0),因而V1经过了3tpd后变为低电平,不难理解,再经过3tpd后,V1(V0)又会变为高电平。如此循环下去,即形成了周期性振荡。由图7可知,振荡信号的周期T=6tpd,所以 tpd?

图7

VI3 VO(VI1) VI2

tpd tpd tpd 1T。 6

2

四、预习要求与思考

1.阅读所用与非门的说明书,了解其线路、引线排列,逻辑功能等(参见附录A)。 2.一般tpd都很小,约为几十纳秒,如何用示波器测试?

3.与非门在什么情况下输出高电平?在什么情况下输出低电平,其不用的输入端应如何处置?

4.输入的高电平电压应超过多少才安全?输入的低电平电压应低于多少才安全。 5.应如何用实验判断输出端能接门电路的个数?

6.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是否受到限制?其工作性能是否与频率有关。 7.在实验中,当电源未接通时,是否可以施加输入信号。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验证与非门逻辑功能

取一块集成与非门电路74LS00,并把它按入双列28脚的集成电路锁紧插座的左端或右边,同时贴上相应的图片,这里应注意集成块的缺口和图片的位置,不宜颠倒,不应相反。

确定无误后,用黑红两根导线把其中一个+5V电源引下来,分别接到插件板的“VCC”和“⊥”两个端点,再用黑导线把“⊥”和集成块的“GND”(即插孔7)相接,用红导线把“VCC”和集成块的“VCC”端(即插孔14)相连,这样集成块的供电电路接通。

从74LS00的四个2端输入与非门中任选一个与非门,不妨取1、2两个脚输入的与非门。(这里的1、2就是图中的A、B,3就是F,以下不再说明)。根据下表,按照插件板上的“0”和“1”的低高电平,对1、2两脚进行输入,并通过上面相应的发光管观察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输出 输入 表1 与非门功能表 A B F 0 0 1 1 0 1 0 1 2.低电平输出时电源电流ICC的测量

按照步骤1的连接,悬空输入端A、B,及输出端F,在+V端和14端之间串入一电流表,测出此种情况F的电源电流ICC(见图1)。

3.低电平输入电流I1L的测量

按照步骤1的连接,悬空A、F两端,由B端通过一个电流表接入地,读出此时的电流值(见图2)。

3

4.高电平输入电流IIH的测量

把A脚接地,F脚悬空,通过电流表把B端与+V相连,读出此时的电流数I1H(见图3)。 5.电压传输特性

用导线把+5V电源接到插件板上4.7K电位器两端,再从电位器的中间接线柱引出一根线经470Ω电阻接到集成与非门A端,同时,B端悬空,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分别测出A端对他电压,及输出端F对地电压,填入表2,这里应注意,在V0发生突变的地方多测数据。

表2 输入输出电压

Vǐ VO 按照上表作出电压传输特性图,找出相应的阀值电压。 6.扇出系数N0的测算

见图5,这里是按照灌电流方式进行测算N0。把电位器4.7K两端接到电源+5V上,中心插孔通过一个470Ω的电阻,再通过电流表接到输出端F,F与地之间接入电压表,A、B两端悬空。由于实验中只有一个万用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可首先,不接入电流表,而只用导线把电流表的位置短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接入如图电路,调节电位传4.7K,使电压读数为V0L=0.4v。这时,把万用表取下来,调到电流档,根据图中位置,测出电流值I0L,根据公式:

N0L?IoL IIL取整数部份,即得出扇出数。

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根据拉电流工作情况,算出相应的扇出数。由以上两种情况得出的扇出数可能不等。一般应取数最小的那一种作为扇出数。

7.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的测定

按照图6,从四个2端输入的与非门中任取3个与非门。并分别看作G1、G2、G3,用导线把G1的输出端接到G3的一个输入端上,G3的输出端再接到G1的一个输入端上,这里应注意,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未用的输入端应接高电平“1”,最后用信号线把G3的输出端及地接到示波器上。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如果集成块正常连接又无误,通过适当调节示波器,即可看到波形。根据示波器的标度,测算出波形周期。再根据公式:

1tpd?T

6算出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

4

8.自我设计实验

参照以上实验方式方法,对三态门进行逻辑功能测试,对异或门进行逻辑功能测试,对CMOS集成电路与非门进行测试。所需集成块见附录A。

六、实验报告与要求

1.列出直流参数的实测数据,画出传输特性,确定V0FF,V0N,V0C,VOH值。判断所测的电路参数是否合格。

2.列出与非门的实测数据表格,看其逻辑关系是否相符。 3.按照预习要求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46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