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1清扫前应关闭相应的煤气旋塞,开大风门大盖,画好刻度后拆除进风门调节板。
6.5.7.2在下降气流时用风管由内向外进行吹扫,积灰吹至烟道口处时,用耙子扒至端部取出,防止灰尘进入分烟道内。
6.5.7.3清扫完毕后,按刻度安装进风门调节板,恢复空气大盖,然后开正旋塞。
6.5.8.砖煤气道的清扫
6.5.8.1准备好φ8-12mm,长8000mm圆钢钎子。操作时带好防尘帽和棉手套,扎好袖口,防止烫伤。
6.5.8.2打开下降气流的立管盖帽,伸入钎子,站稳脚跟,前弓后斜,上下往复,抽送多次并移动,但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捅倒灯头砖或折断钎子。如钎子卡住要逐步活动慢慢拉下来,通透时禁止用肉眼从立管底部观察立火道。
6.5.8.3开始交换时钎子还没有拨出来,要立即关闭加减旋塞,待拔出后上好丝堵再开正旋塞。
6.5.8.4遇有被石墨堵死透不通的,可将小孔板堵严并切断煤气,拉开立管丝堵进空气,烧一、二个交换再透,透通后恢复正常。 6.5.8.5透完、上严丝堵把钎子放到指定地点。 6.5.9横排管清扫
6.5.9.1关严加减旋塞,卸下交换旋塞,打开机焦侧堵板,将小支管全部堵严。
6.5.9.2用压缩空气从机侧吹入,轻敲横管使灰尘吹出。 6.5.9.3清扫后恢复原来位臵,开加减旋塞,检查是否漏气。 6.5.9.4相邻两个燃烧室的横排管不得同时清扫。 6.6特殊操作
6.6.1无计划(即事故状态)停止送煤气操作
6.6.1.1焦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应停止加热。 a.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
b.煤气管道损坏或爆炸而影响正常加热时; c.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保持所需的吸力时; d.交换设备(例如交换机和交换链条等)发生故障,短时期内不能修复,影响正常交换时; 6.6.2停止加热操作
6.6.2.1立即切断自动交换电源,并手动操作交换机将交换旋塞交换到全关位臵,如同时停电,先切断电源,对上离合器,用手摇装臵交换至关闭状态。
6.6.2.2从交换机端开始逐个关闭煤气加减旋塞。
6.6.2.3关小机、焦侧烟道吸力调节翻板,减小吸力,停止加热2小时
以上应将烟道吸力减到比正常使用值小20-60Pa,若吸力减不下,适当关闭总烟道吸力调节阀。 6.6.3停止推焦操作
6.6.3.1关小(关闭)煤气加减旋塞。
6.6.3.2关小机、焦侧吸力调节翻板,烟道吸力减到比正常使用值小20-60Pa。
6.6.3.2 将废气盘的空气开口用石棉板盖住,并留10mm缝隙。 6.6.3.3 切断自动交换系统,每1小时手动交换一次。
6.6.3.4 停止加热2小时以上集气管压力应保持比正常值大20-30Pa。 6.6.3.4 较长时间停止推焦时,要对焦炉实行间断加热进行保温操作。 6.6.4恢复加热操作
6.6.4.1 当影响焦炉加热的故障已经排除,煤气主管压力恢复到4000Pa以上时,并与调度室联系取得同意后,即可向炉内送煤气恢复加热(必须使用焦炉煤气恢复加热)。
6.6.4.2 送煤气操作,由作业长统一组织指挥,分配各工作组员的工作岗位,任务明确。
6.6.4.3 不许向两座焦炉同时送煤气。 6.6.4.4 整个送煤气期间,不许推焦,不许在炉区40米周围进行维修、动火作业。
6.6.4.5 如已用蒸汽保压或管道压力回零时,应先打开回炉煤气阀,再停止通蒸汽,用煤气赶蒸汽放散10-20分钟后取样做煤气爆发试验,连续两次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6.6.4.6 将煤气管道内的积水放净,打开水封进气阀,水封应保持满流,各仪表导管开闭器和翻板开正。
6.6.4.7 将进风门开度和烟道吸力翻板恢复到正常状态。
6.6.4.8 指派专人看护煤气压力,送煤气过程中注意煤气主管压力,低于3000Pa应停止送煤气。
6.6.4.9 检查交换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先恢复吸力,比正常大20-30Pa,然后从管道末端开始逐个打开加减煤气旋塞,为了防止煤气压力不足,可以先把旋塞开1/2,全部送完后,如煤气压力稳定后再将旋塞全开。
6.6.4.10立火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降至800℃以下)要先向立火道内投入火柴等引火物,然后送煤气并检查火焰燃烧情况,调至正常。 6.6.4.11煤气送入炉内,燃烧正常后,恢复生产,视温度情况调整加热制度,运转煤气预热器。 6.6.5有计划更换加热煤气操作 6.6.5.1准备工作
a.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将所换煤气的所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
转达到齐全、灵活、严密、将管道内积水放净,水封槽保持满流。 b.管道堵有肓板,应事先与煤气防护站联系抽出肓板。
c.停煤气时间较长,管道内应通蒸汽赶空气,然后用煤气吹扫。 e.整个换煤气期间,要有专人看煤气压力和检查煤气设备,当主管压力小于3000Pa时或发现其它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更换煤气操作。 6.6.5.2焦炉煤气换为高炉煤气时的操作步骤
a.高炉煤气主管压力为4000Pa以上时开始倒换。 b.交换后切断自动交换电源。
c.将下降气流的焦炉煤气进风口盖板盖严,顶丝拧紧,将小链条挂钩卸下。
d.调整高炉煤气的进风口开度。
e.调整烟道吸力与高炉煤气流量匹配。
f.打开机、焦侧下降气流的高炉煤气旋塞,为防止煤气压力不足,可先打开1/2,待煤气送完,高炉煤气主管压力在4000Pa以上时再开正,同时关闭下降气流焦炉煤气旋塞,上述工作完成后用交换机手动交换,下一个交换将重复上述操作,全部在连续两个交换内完成。 g.制定使用高炉煤气的加热制度,检查炉内燃烧情况,并向调度汇报,记录倒换时间。
h.倒换煤气时,相邻两座焦炉停止推焦,禁止两座焦炉同时进行煤气倒换操作。
6.6.5.3高炉煤气换为焦炉煤气操作步骤
a.高炉煤气主管压力在10000Pa以上时联系调度协调降压,压力持续过高时停止操作。
b.交换机交换后切断自动交换系统,关闭下降气流高炉煤气旋塞。 c.将下降气流的焦炉煤气进风口盖板的顶丝松开,将小链条挂钩提起焦炉煤气空气大盖。
d.调整焦炉煤气的进风口开度。
e.从管道末端开始逐个打开下降气流的焦炉煤气加减旋塞,为防止煤气压力不足,可先打开1/2,待煤气送完,焦炉煤气主管压力在4000Pa以上时再开正,上述工作完成后用交换机手动交换,下一个交换将重复上述操作,全部在连续两个交换内完成。
f.更换完毕停止高炉煤气调节装臵和仪表,调整预热器保持焦炉煤气温度40-50℃。
g.高炉煤气长期不使用时应和煤气防护站联系堵肓板,倒换煤气时相邻两座焦炉停止推焦,禁止两座焦炉同时进行煤气倒换操作。 6.6.6煤气爆发试验
6.6.6.1煤气放散15-20分钟后在管道末端将事先准备好的爆发试验筒用乳胶管和放气旋塞连接,把筒口套在取样管上,打开取样旋塞。
6.6.6.2打开煤气取样阀,待煤气进入取样筒后用放气孔放散筒内排净空气,待筒内全部充满煤气即盖上筒盖,关闭取样旋塞
6.6.6.3将取样筒拿到远离煤气设备的空旷地区,先点火后开筒盖,高炉煤气筒向上倾斜,点火时煤气没有爆鸣声,火燃烧到筒底为合格。 6.6.6.4试验不合格时,依上法继续放散、取样,重作试验直至连续两次以上试验合格,方可向炉内送煤气。 6.7事故处理
6.7.1全部停动力电
6.7.1.1将煤气压力、烟道吸力调节机切换为手动并固定,使压力、吸力翻板固定在停电前位臵,并监视其变化,从交换机端开始关闭加减旋塞,进行停止加热操作。
6.7.1.2切断交换机电源,每1小时用手摇装臵手动交换一次,。 6.7.2煤气管道着火或爆炸
6.7.2.1 管道裂纹、孔洞造成的泄漏着火,可采取降压灭火的方式。关小煤气调节翻板,降低煤气支管压力,但不得低于500Pa。
6.7.2.2 裂纹、孔洞可采取先用黄泥灭火堵漏,再打环形卡、锥形木楔进行堵漏,操作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和CO报警仪。
6.7.2.3 发生爆炸或着大火无法现场扑救时,关小煤气调节翻板,降低煤气支管压力,但不得低于200Pa(严禁管道内出现负压)。
6.7.2.2 切断自动交换系统,改为手动交换操作,戴好空气呼吸器从交换机端开始关闭加减旋塞。
6.7.2.3往管内通蒸汽,打开放散管。
6.7.2.4停止加热后,关闭回炉煤气阀,关闭回炉眼镜阀,关小蒸汽清扫阀(清扫阀严禁关死)。 7 考核
8 相关/支持性文件 9 记录
5.5m焦炉记录 编 号 ZLJL 05/JHC-043 ZLJL 05/JHC-044 ZLJL 05/JHC-045 ZLJL 05/JHC-046 ZLJL 05/JHC-047 ZLJL 05/JHC-048 ZLJL 05/JHC-049 ZLJL 05/JHC-050 ZLJL 05/JHC-051 记 录 名 称 蓄热室温度记录 焦饼中心温度测量记录 炭化室底部压力测量 炉头温度测量记录 风门开度记录 砣杆提升高度测量记录 炭化室项空间温度记录 燃烧室火道(砖火道)检查记录 20秒冷却下降校正值 产生部门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保管部门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保管期限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ZLJL 05/JHC-052 ZLJL 05/JHC-053 ZLJL 05/JHC-054 ZLJL 05/JHC-055 五点压力 蓄热室上部吸力测量记录 焦炉温度曲线 小烟道温度记录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调火岗位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炼焦作业区 三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10 附录 《焦炉工艺系统各项温度压力制度测调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 目 横墙温度 炉头温度 蓄热室顶温度 小烟道温度 焦饼中心温度 炉顶空间温度 冷却温度 炭化室底部压力 蓄顶吸力测调 蓄热室格子砖阻力 标准蓄热室小烟道废气分析 五点压力测量 测量周期 每月两次 每月两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年两次 每年两次 每月两次 每年一次 每月一次 每年一次 备 注 结焦时间、配煤比变动较大应增测 在靠近集气管出口处炭化室 需要时可随时检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