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凌霜傲雪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焦化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编号:JH-ZYⅡ/SJZ-RG12

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

技术操作规程

版 次:A/0

拟制部门:生产技术质量科 审 核 人:李庆奎 批 准 人:顾德华

2011-06-10日发布 2011-06-15日实施 发文编号:

1 目的

指导和规范TJL-5550D型捣固焦炉调火岗位作业的生产操作与质量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酒钢焦化厂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的操作。 3 术语/定义

3.1结焦时间:煤料结焦过程中在炭化室内停留的时间,即由装煤时间至推焦时间的间隔。

3.2周转时间:某一炭化室从推焦(装煤)至下一次推焦(装煤)的时间间隔。

3.3标准温度:焦炉燃烧室的火道较多,日常生产中不可能经常测量所有火道温度,只选出两个火道的温度分别代表机、焦两侧平均温度,这两个火道称为测温火道,标准温度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控制值。

3.4基本加热制度:焦炉加热调节出一些全炉性的指标。如:结焦时间、标准温度、全炉及机、焦侧煤气流量、煤气支管压力、孔板直径、烟道吸力、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交换开闭器进风门开度、空气过剩系数等应相对稳定,通常把这些指标叫做基本加热制度。 4 岗位职责、人员要求

4.1 直属作业区领导,完成其分配的工作任务,经常与三班煤气、推焦等岗联系。

4.2 制定切实可行的加热制度,使焦饼均匀成熟。 4.3 对焦炭质量及煤气等副产品质量负有职责。

4.4 按时完成月工作计划,保证各项目数据测量、调整,并做好各种台帐、数据资料的统计和记录。

4.5 负责焦炉温度、压力、护炉设备的管理,做到不因调火工作损坏炉体。

4.6 按时提出各备品备件、工具和材料计划,合理使用和保管好各种工具、仪表、仪器及药品。

4.7 负责好本岗位使用的工具、仪器、材料等。 4.8人员要求 序号 基本信息 隶属部门(作业区) 班组名称 岗位名称 所属工种 技能等级 特种作业 操作证 取证 1 一炼焦作业区 调火班 调火副操作 焦炉调温工 中级 煤气 焦炉调温工 5 技术标准 TJL5550D 型焦炉系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复热式侧装捣固煤饼焦炉。

5.1炉体基本参数:

蓄热室高:3700mm 主墙宽:290mm 单墙宽:230mm 斜道高:825mm

炭化室全长 :15980 mm 炭化室全高 :5505 mm 炭化室机侧宽 :490 mm 炭化室焦侧宽 :510 mm 炭化室平均宽 :500 mm 炭化室锥度 :20 mm 炭化室中心距 :1350 mm 立火道中心距 :480 mm 立火道个数 :32 个 燃烧室墙厚 :100 mm 燃烧室平均宽:850mm 加热水平:805mm 炉顶高:1195mm 出焦串序:9—2串序 煤饼尺寸(长*宽*高): 15100(14900)*450*5200mm 煤饼密度: 1.0t/m3 干煤量: 35.1t

5.2 标准火道温度: 7、26火道为机、焦侧标准火道,标准火道温度根据结焦时间来确定,其测温点在换向后20秒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高、低温炉号及时处理并抽测。 5.3蓄顶温度:与立火道温度差约为150℃,不能超过1320℃,不低于900℃。

5.4 小烟道温度:不能超过450℃;分烟道温度:不能超过350℃。 5.5 炉顶空间温度:不得大于850℃。 5.6 焦饼中心温度:950~1050℃。

5.7 边火道温度:不低于规定标准温度150℃,与标准温度差尽量控制在100℃左右,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1100℃。

5.8 炉顶看火孔压力(下降):5~10Pa。

5.9 蓄顶吸力:同标准蓄热室相比,上升气流时应不超过±2Pa,下降时应不超过±3Pa,边蓄热室上升气流时允许相差±4Pa,下降气流允许差为±5Pa。 5.10 炭化室底部压力应保证结焦末期不小于5Pa。 5.11 集气管压力:80~120 Pa;集气管温度:80~100℃。

5.12 加热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 Pa。 5.13 加热煤气预热后温度:40~50℃。

5.14 空气过剩系数:看火孔:1.15~1.25;小烟道:1.20~1.35;分烟道:1.30~1.40。

5.15 投产6个月以上的硅砖焦炉,在有计划加快炼焦速度时,允许昼夜提高火道温度不得超过60℃,但当接近极限操作温度时,应不超过20℃。 6 操作规程 6.1温度测量操作

6.1.1横排温度的测量和调节

6.1.1.1横排温度是指焦炉同一燃烧室各火道的温度,是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保证焦炭均匀成熟的测调项目。

6.1.1.2在交换后5分钟测下降气流火道,10分钟内测定十排单数火道或双数火道,在2个交换内测量完十排,每分钟应测量数量相同的火道。

6.1.1.3为避免交换后温度下降对测温的影响,故每次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单号燃烧室从机侧到焦侧,双号燃烧室从焦侧到机侧。 6.1.1.4每组燃烧室在相邻的两个交换周期内由同一个人测完,其顺序也应相同,时间应均匀分配。看火孔应随测随打,一次不得超过6个,测完后立即盖好。

6.1.1.5 用所测得的结果绘制出每个燃烧室的横排温度曲线,以及十

K横=考核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考核火道数排平均温度曲线与全炉横排平均温度曲线。边燃烧室、修理与缓冲燃烧室不计入十排及全炉平均温度。

6.1.1.6将需考核的各火道温度累加并计算平均温度,以此平均温度值为标准引直线,此直线称为标准线。

6.1.1.7 考核燃烧室横排温度均匀性指标用横排温度系数K横表示: 式中 考核火道数:一般指除机、焦侧各2个边火道以外的火道数。 不合格火道数:对每个燃烧室、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差超过

±2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对十排横排燃烧室,平均温度曲线与标准线差超过±1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对全炉横排燃烧室,平均温度曲线与标准线超过±7℃以上为不合格火道。

6.1.1.8 每个燃烧室横排温度曲线是调节各燃烧室横排温度的依据,而十排平均温度及全炉横排平均温度则用来分析斜道调节砖与煤气喷嘴排列是否合理,蓄热室顶吸力规定得是否正确。

6.1.1.9 不符合规定的火道,应及时进行检查,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6.1.2炉头温度的测量与调节

6.1.2.1 炉头温度是指焦炉燃烧室两侧的端火道温度。

6.1.2.2 炉头温度受摘炉门、推焦装煤操作影响,散热多,温度低而波动大,且常因供热不足而出现温度过低。易造成生焦、推焦困难、炉墙裂缝、剥蚀、变形,加速炉体损坏。但温度过高会引起摘炉门塌

K头=测温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测温火道数焦,恶化操作环境。

6.1.2.3 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每次测量顺序应一致,通常由焦侧交换机端开始,从机侧返回,两个交换测完,测定值不需换算为冷却温度值。

6.1.2.4 考核指标用炉头温度均匀系数K头表示: 式中 测温火道数不包括边燃烧室边火道。

不合格火道数:每个炉头火道温度与平均温度差大于±50℃的火道。

6.1.2.5 改进蓄热室封墙和废气盘两叉部的保温措施,以提高严密性,对提高边火道温度有明显效果。 6.1.3 蓄热室顶部温度测量

6.1.3.1测定蓄热室顶部空间温度是为了检查蓄热室温度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蓄热室有无局部高温漏火、下火等情况。

6.1.3.2蓄热室温度的测点选在蓄热室隔墙最高温度处,测量上升气流蓄热室,交换后立即开始测量。

6.1.3.3测量时由交换机端开始,按顺序进行,每次测一侧单号或双号,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TJL-5550D型焦炉调火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83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