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浮生若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宜山镇污水排入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宜山镇域内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可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 4.污水管布置

宜山镇区污水管网以方金内河等河道为界分成几个系统,污水自南往北收集后沿龙宜大道往北排往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5.雨水排除

雨水排放系统采用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雨量计算采用温州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 2216.76(1+0.573lgP)

(t+12.641)0.663

q= —————————

雨水经收集后根据地势就近分散排放水体。

第三十八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规划期宜山镇镇区电网电力需求表

数据 项目 年用电 年度 方案 高方案 2015 低方案 高方案 2025 低方案 7.98 7.32 13.20 11.66 25750 23610 33000 29150 13.3 12.5 24 22 4290 3125 6000 5500 量 (kW·h) 亿最大电人均用力负荷 电量(kW·h/人) (万kW) 人均负荷(W/人)

2.电源规划

规划期主要电力能源仍将以市网馈入为主。规划期仍以220kV珠山变电所为主供电源。 3.110kV高压配电网

规划以110kV和35kV电压组织镇区高压配电网。在宜山城区的西北部落点建110kV平桥变,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按(3×50MVA)以上规模设计,35kV宜山变技改扩容到最大规模。规划宜山东南部用电负荷可借用规划拟在镇东侧仙居乡落点建设的110kV仙居变提供配电。

4.中压配电网规划

规划在宜山镇镇区以10kV中压网组结电网。拟在镇区设置10kV开闭所十余座,分别从各110kV变电所出线架空线供电,形成镇区10kV中压供配电点。开闭所一般可考虑在沿街建筑楼内附设或采用室外箱式结构设置。

第三十九条 通信工程规划 发展目标

宜山镇镇区固定电话通信信息网发展目标

数据 项目 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线/百人) 年度 2015 2025 80 90 2.40 3.60 3.00 5.00 0.39 1.80 (万户) (万门) (万个) 固定用户数 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信息用户终端 11

注:以上数据含非中国电信的其他公用固定电信业务运营部门固定电话的数据。 1.电信局所规划

宜山镇电信网属温州电信C3本地网,已设有电信交换模块局,规划仍拟设该局为中国电信固定电信网交换局,负责全镇固定电话长途话务和本地部分话务的中继交换业务。

2.电信网络规划

■基础电信网:规划建议苍南县固定电信行业以放射环网的拓朴结构,按宜山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调整镇区光纤配线主干网络。

■接入网:近期在镇区以光纤到住宅组团,光纤到大楼,实施用户配线网干线改造,同时采用Cat5类绞线改造用户配线线路。远期进一步改造用户配线采用Cat7类线,进一步提高扩充到户的信息传输带宽。

■互联网:固定电信网规划在镇区新建区以FTTX+LAN组建电信计算机互联网,近期在尚待改造的旧镇区或用户量较少的区域可以采用ADSL系统或VDSL系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为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

3.其它

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邮递网络,配合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现代化信息业务开办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业务。镇区邮政服务网点建设一般以服务半径500m左右设置。

第四十条 燃气工程规划 1.气源规划

燃气气源近期为液化石油气,远期镇区为天然气,引自龙港镇天然气门站;镇域农村地区气源仍为液化石油气。 2.用气发展规划

规划确定居民生活耗热定额规划指标如下:镇区近期(至2015年)2300MJ/人·a,远期(至2025年)2720 MJ/人·a;农村居民近期2090MJ/人·a,远期(至2025年)2300 MJ/人·a。居民燃气气化率为100%(全气化)。根据镇区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居民用气量、公共建筑用气量、工业用气量之比近期为1:0.2:0.1,远期为1:0.3:0.2,。经测算,各类用户需燃气量如下表所示。

燃气用量表

居民 液化年) 近期 (至2015年) 远期 (至2025年) 664 306 2418 —— 年) 天然年) 公共建筑 液化年) 天然年) 工业 液化年) 天然年) 合计 液化年) 天然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317 —— 158 —— 2893 —— —— 92 —— 61 664 459 注:液化石油气低热值按45.04MJ/kg(107.2MJ/Nm3)计,天然气低热值按35.58MJ/Nm3计。

不均匀系数确定如下:

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与平均日用量之比:K月=1.2

计算月中的日最大用气量和该月平均日用量之比:K日=1.15 计算月中小时最大用气量和该日平均用气量之比:K小时=3.2 3.气源厂站规划

宜山镇北设置一座天然气高中压调压计量站,接受自龙港门站的天然气,该站作为远期宜山镇区管道气气源。 4.输配系统规划

12

规划建议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输配管道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室外中压燃气管道建议采用无缝钢管和PE管,并实行埋地敷设。以2025年为基准并考虑一定裕量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燃气输配管网各管段的管径,并随道路的建设同步敷设燃气管道,最终形成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燃气输配系统。

九、环保与环卫规划

第四十一条 环境保护规划 1.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功能区划。执行二级环境空间质量标准。镇区各项建设项目均按照该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保护措施。规划的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防护带;加强普遍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变居民燃料结构,提高气化率;加强对车辆的管理、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求汽车尾气都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规范作业,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

2.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区划。地表水应属于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规划按照该标准进行整治。

■保护措施。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对污染、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重点整治清淤,提高水质等级,在规划期内达到Ⅳ类水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至规划期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3.声环境保护规划

■声环境区划。居住区、公共设施区按照1类噪声标准控制,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2类噪声标准控制,工业区适当放宽标准按照3类噪声标准控制,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沿线按照4类噪声标准控制。

■防治措施。加强对工业、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监测和治理。居住区内的工厂应逐步迁往工业区,噪声大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改革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远期应采取密闭厂房和消声装置;过境公路与城镇居民点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或设置声屏障,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与管理,体育场馆、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建筑外墙和门窗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隔声能力。

4.固体废弃物处理

完善城镇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严格控制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河沿路倾倒,逐步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进行建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有毒有害废物的管理和处置。至规划期末,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第四十二条 环境卫生系统 1.公共厕所

按有关标准改造和建造标准公厕,沿城镇道路住宅区内按500~800米间距设置一座,公共设施中心内按300~500米间距设置一座,工业区内按800~1000米间距设置一座。

2.垃圾中转站

保留现状垃圾转运站,规划用地面积约0.53万平方米。 十、综合防灾规划

第四十三条 防洪排涝规划 1.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规划确定宜山镇整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排涝标准:规划确定宜山镇整体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2.防洪排涝工程设施 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

进行山体及江道两岸绿化,增强蓄水能力。

城镇新建建筑物地坪标高要求按20年一遇防涝标准的高程以上设计。 第四十四条 消防规划 1.规划目标

接警5分钟内到达镇区最远点要求,消防站需兼顾农村居民点的消防任务,确保人民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13

2.规划措施

■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条例以及有关部标、省标,对建筑物要进行严格的消防审查。

■消防站的位置应适应迅速扑灭火灾的需要,规划于龙金大道与上市街交叉口处布置1处三级消防站,用地规模0.45万平方米。 ■在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以及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外,要严格执行消防通道的有关规定,以利消防车辆的通行。

■易燃易爆设施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不得设于镇区内部,应选择在离镇区有一定距离的合适地点,其周围须设置防护隔离带。

■镇区结合给水管网的建设设置地上式市政消防栓,其间距不得大于120米。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利用自然水网作为消防水源。 第四十五条 地质灾害防治 1.防治原则

镇域为水网地带。工程建设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工作,坚持高度重视、预防为主的原则。 2.主要防治措施

不得随意取石、挖土、填湖,以减少认为造成的成灾条件;

注意对地下水的保护,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免造成其对建筑基础的侵蚀;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患与未然;

强化地质灾害宣传,使人们提高防灾意识,了解防灾方法。 十一、实施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第四十六条 实施时序

1.近期(至2015年):镇区随着环城北路的建设向北延伸发展,同时依托龙金大道向西拓展。居住用地主要向北发展,建设镇北居住小区,同时适当向南拓展居住空间,完善镇南居住小区。生产设施用地在现有龙金大道沿线用地的基础上向西拓展,形成工业小区。

2.中期(至2020年):镇区除继续向北、向西发展外,逐步向南拓展。生产设施用地继续沿龙金大道向南发展;生活区向北、向南拓展,形成完善的镇北居住小区和镇南居住小区。

3.远期(至2025年):随着东部龙宜大道的建成,镇区逐步向东扩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城镇形态。居住用地向东拓展,形成镇东居住小区。工业区沿龙金大道进一步向南延伸,形宜山工业区。镇区最终形成“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空间发展框架。

第四十七条 近期建设期限与规模

1.期限: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8年—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期限保持一致。

2.规模:规划确定宜山镇至2010年镇区人口规模达到3.1万人,人均建设用地在现状9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上调,控制在96平方米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3.0平方千米,新增城镇建设用地0.8平方千米。

第四十八条 近期建设目标

1.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2008~2015年间,镇域社会总产值2008年~2010年年均递增20%,2011年~2015年均递增15%,2015年镇域社会总产值达到87.9亿元。镇域总人口控制在4.9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63%。

2.近期建设要在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目前城镇功能的薄弱环节加以完善,要以城镇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环境改善为重点,增强城镇的整体功能和综合实力。

3.新区建设要有较高标准,争取各项设施一步到位,力争开发一片、完善一片,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

4.旧城用地结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逐步将一些影响居民生活的工厂迁出,其用地置换成其它用地,同时调整路网,改造危房,向远期城镇用地结构引导。

5.近期建设要有利于提高整体城镇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绿地建设投入,为建设水网平原生态城镇打下良好基础。 6.近期建设应对城镇建设用地严加控制。 第四十九条 近期用地发展方向

城镇以向北发展为主,并适当向西拓展。城镇公共设施以球新路为轴发展,形成城镇中心区;居住用地向北发展;生产设施用地依托龙金大道向西发展。 第五十条 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14

1.宜山工业区。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推动工业区沿龙金大道向西拓展;近期逐步把原有镇区内的零星工业迁移至工业区,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 2.物流中心。在龙金大道和环城北路交叉口东北侧新建客货运中心,在其周边布局物流仓储区、纺织品交易中心,形成物流中心。

3.镇北居住小区。调整完善区内用地结构,重点开发环城北路和环球西路之间的居住地块,形成设施配套齐全、建筑风貌良好的现代化居住区。 第五十一条 近期居住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开发重点为两片,分别为:

■环球西路北片,该片开发结合环城北路的建设和环球西路的整治,以环城北路的建设促进城镇向北拓展; ■环城南路西片,是宜山镇现状城镇空间的自然发展地区,也是宜山镇居住用地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之一。 2.近期居住用地规模为126.13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42.46%,人均居住用地为40.69平方米。 第五十二条 近期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近期公共设施用地规模为46.36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60%,人均公共设施用地为13.99平方米。 2.行政办公

近期扩建宜山镇行政办公中心,将镇内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置于现镇政府一带,带动中心区形成,是宜山镇近期城镇建设的重点之一。 3.纺织品交易中心

纺织品交易中心位于龙金大道北段,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宜山纺织产业的发展、提升“纺织之乡”的知名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十三条 近期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1.近期重点建设宜山工业区,形成初步规模,提高单位生产设施用地的产出率,使生产设施用地开发系统化、集约化; 2.对老镇区零散的生产设施用地进行迁移和用地置换;

3.至2015年,镇区生产设施用地规模达到40.02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3.47%,人均生产设施用地为12.91平方米。 第五十四条 近期对外交通规划

拓宽龙金大道并在其两侧设防护带,发挥其过境交通功能;于环城北路北侧、龙金大道东侧新建客货运中心,占地约1.85万平方米。 第五十五条 近期道路广场规划

1.新建宜山大道,并对现有道路改造完善,主要有球新路、东河路和环球西路等,从而初步形成宜山镇的道路网主骨架。 2.新建一处社会车辆停车场,位于纺织品交易中心西侧。

3.至2015年,道路广场用地为52.57万平方米,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7.70%,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16.96平方米。 第五十六条 近期绿地系统规划

1.结合各功能区建设其内部的滨河绿带,突出滨河绿地对城镇空间的引导与美化作用,进一步改善城镇绿化水平,提高绿地率。

2.规划共2处公园,一处为球山公园,结合现状加以完善,占地约1.40万平方米;另一处为城北居住小区游园,位于城北居住小区内,面积约0.63万平方米。 3.至2015年,绿地规模达20.69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建设用地比例6.96%,人均绿地达6.67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6.3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5.49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十二、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第五十七条 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城镇总体规划是以科学合理的形式来组织城镇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文本和图则指导城镇建设。同时,规划管理部门必须依法执行,加大对城镇规划执行力度和管理资金投入,保证规划实施、管理和执法的有效进行。

第五十八条 进一步深化规划,制订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

按照总体规划原则,编制镇区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镇空间景观体系的总体规定,管理主要街道、重点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街区景观,进一步做好老城区的旧城更新改造详细规划,利用多种方式保护改建老城区。并对上述规划建设制定进一步的法律性规定和条例。

第五十九条 提倡公众广泛参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87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