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爱上经典诵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看书吗?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诗文有哪些呢?《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古诗《竹枝词》、《咏柳》等。刚才我们提到的《三字经》,那你知道吗? 二、介绍《三字经》:
师: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汇报《三字经》:
师:我们读三字经也有那么长时间了,下面我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所学。我们分为四个组,看我们那一个组的同学表现积极,能为自己的组争光。 1、 第一关:生活常识我知道
下面我们来闯第一关,说出下面几项分别指的是什么: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
(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2、第二关:猜一猜
规则: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三字经》中的句子。
- 1 -
①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
②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③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④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⑤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⑥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⑦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的是孝顺长辈敬爱兄长,其次才是学知识(首孝悌 次见闻)
3、第三关:我会讲故事
规则:抽签决定每组所讲的故事,每组推选一名学生。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黄香温席 》、《孔融让梨》 4、第四关:比一比,看谁反映快------《三字经》接龙 规则:(1)、由一个同学提问另同学接答。 (2)、老师出题学生接答。 四:做游戏,加深印象:
1、师:激烈的比赛后,我们休息一会,来做个游戏——跟我学。 请你跟我眨眨眼; 请你跟我拍拍肩; 请你跟我拍拍手;
请你跟我来吟诵——《三字经》,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从“人之初”到“此四方,应乎中。”好吗?
- 2 -
2、孩子们,古人读书还喜欢摇头晃脑读,谁来试一试?(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看着你们摇头晃脑的读,我想三字经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也一定摇到你的小脑袋瓜里了吧。
3、拓展:刚才的朗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读经典诗文,我认为就像喝一杯牛奶,是那么香,那么香。喝了还想喝。读了还想读。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师生合作完成朗读。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同学们觉得还可以运用了哪些方法学习经典诗文呢?(一边背咏鹅, 一边做动作表演) 五、小结:
孩子们,这堂课大家觉得有趣吗?让这样的快乐永远伴随着我们,好吗?那就让我们爱上三字经,爱上经典诵读吧!
- 3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经典诵读2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