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B.4 C.5
11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C)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加油站、加气站 B.矿场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运输工具
118.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码头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中,装卸作业操作规程应识别一切与作业有关的(C),确定对安全与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重大影响的因素。 A.法律法规 B.风险因素 C.环境因素 D.危险源
119.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B)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A.安保部门 B.主要负责人 C.法人 D.后勤部门 120.以下不属于油品混油原因的是(C)
A.成品油管线顺序输送不同油品 B.原油管线顺序输送不同品种原油 C.管线间断输送油品 D.窜油
121.易燃液体的特性有: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和(B) A.可分散性 B.带电性 C.不稳定性 D.敏感性 122.装储区域防火防爆的措施不包括(C)
A.控制明火源B.加强用火管理C.加设有毒气体报警装置D.防雷电和静电 1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C)起施行。 A.2005年1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6月1日 D.2008年6月1日
124.未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火灾,应用(C)灭火剂扑救。 A.泡沫 B.水 C.二氧化碳 D.黄沙
125.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A),不得拒绝、阻挠。 A.予以配合 B.予以协调 C.视情配合 D.视情协调
12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A)、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A.生产 B.装卸 C.搬运 D.包装
127.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B)欧。 A.5 B.10 C.20
128.在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操作中,不能使用(A)工具。 A.铁制 B.木制 C.铜制 D.塑料制
129.(A)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A.腐蚀品 B.氧化性物质 C.毒性物质 D.依然物质 130.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C)
A.氯化钠 B.明矾 c.遇湿燃烧物品 D.碳酸氢钠
131.港口经营人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B)下的应急处置方法。
A.一般情况 B.紧急情况 C.一般作业 D.事故应对
132.库区仪表及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UPS后背电池组应在外部电源中断后提供不少于(B)交流供电时间。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133.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不包括( B)。 A. 评估的主要依据 B. 评估的主要费用
C.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D. 事故应急措施
134.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 C)。
A. 行政处罚 B. 批评教育 C. 依法追究责任 D. 表彰 135. 下列关于第6类货物的积载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C)。
A. 所有感染性物质必须采用隔离3,与生活居住处所“用一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 B. 卸完货后应对装运过本类物质的所作是否污染检查
C. 部位感染性物质必须采用隔离3,与生活居住处所用一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 D. 在滚装船积载时应特别注意通风和隔热
136. 当爆炸物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B)方式处理。 A. 用土覆盖就地掩埋
B. 用水湿润,撒以锯末或棉絮等松软物收集后,报请公安或消防人员处理 C. 收集起来,重新放入包装容器中
D. 采用相应的化学处理方法,使爆炸物品发生化学反应,化解
137. (A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A. 安全生产标准化 B. 安全生产法 C. 安全生产制度 D. 安全生产管理
138.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规定( B)企业,可以不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但必须指定兼职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
A. 规模非常大的 B. 规模较小的 C. 规模大的 D. 规模较大的
139. 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的内河码头、泊位的管理单位未制定码头、泊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交通运输足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D )以下的罚款。 A. 5万元以上 B. 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1万元以下 D.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140.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向港口经营人摊派财物或者违法收取费用的,应(A )。 A. 责令退回 B. 没收违法所得
C. 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 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 145. 适合包装粮食、饲料等各种粉状、颗粒状危险货物容器是(D )。 A. 金属箱 B. 捆装 C. 钢罐 D. 塑料编织袋
146.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储存场所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B ) A. 管理 B. 辨识 C. 评估 D. 评价 147. 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处罚应遵循(B ) A. 公正、公平 B. 公正、公开
C. 公平、公开 D. 公开、开放 的原则。 148. 一般在误服药品后( D)洗胃最有效。
A. 48h内 B. 24h内 C. 12h内 D. 4~6h
149. 港口设施发生下述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进行保安评估,这些变化包括( D)。 A. 港口主要设施或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B. 港口设施保安组织发生重大变化
C. 通信系统、保安协调程序发生重大变化 D. 以上都是
150. 天然气的临界量(C )液化石油气的临界量。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151.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规定,由行政执行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可以并处(A )。 A. 5万元以下的罚款 B. 2万元以下的罚款 C. 2万元以上的罚款 D. 10万元以上的罚款
152.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A )的单元。
A. 临界量 B. 20t C. 50t D. 上限
153. 根据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安全特点,按照评价对象的组成和评价范围、工艺流程或危险有害因素类别( C)。
A. 寻求评价目标 B. 确定评价对象 C. 找到评价方法 D. 划分评价单位 154. 以下哪项不是“五新”作业的含义(D )。
A. 新产品、新技术 B. 新设备、新材料 C. 新工艺 D. 新工人
155. 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B )的罚款,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A. 1万元以下 B.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 D. 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156. 当港口的保安等级确定为2级或者3级后,港口设施保安主管应及时确认《港口设施保安计划》所列的对应保安措施和程序得到执行,并应立即与相关(C )取得联系并协调适当的行动。 A. 海事 B. 公安(边防) C. 船公司和船舶保安员 D. 检验检疫
157.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 A)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A. 3 B. 5 C. 7 D. 10
158. 下列关于鱼粉的松散包装运输积载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C)。 A. 航行期间每天3次测温并记录
B. 货温超过55℃并继续升高时,应限制向舱内通风 C. 未稳定的鱼粉并袋装积载无须特殊通风要求 D. 应避开易变热的管路和舱壁
159. 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 A)燃放烟花爆竹。 A. 禁止 B. 限制 C. 控制 D. 停止
160. 《安全生产法》体现了(A)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 A. 以人为本 B. 效率为上 C. 降低事故率 D. 合理安排生产 161.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评价的程序包括( A)。
A. 选择评价方法 B. 选择评价程序 C. 选择评价指标 D. 选择评价方案 162. 港口所在地( A)具体负责该港口的危险货物管理工作。
A.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B. 海事管理机构 C. 安监部门 D. 航道管理机构 163.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A )维护、保养。 A. 定期 B. 周期性 C. 经常性 D. 一次性 16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D )。
A. 公司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公司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 公司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 D. 所有上述答案
165. 危险化学品应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C)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A. 规章制度 B. 操作隐患 C. 操作技能 D.应急措施;
166.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存储装置( C)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 每季度 B. 每半年 C. 每年 D. 两年
167. 中小微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结余达到本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C )时,经当地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者少提安全费用。 A. 10% B. 3% C. 1.5% D. 5%
168. 装卸电石时,不宜在(C )环境下作业。 A. 高温 B. 夜晚 C. 潮湿 D. 寒冷 169. 紧急喷淋和洗眼器使用的水是( D)。
A. 海水 B. 河水 C. 自来水/海鲜水 D. 中水
170.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以下损失中,( C)不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 A. 人员受伤 B. 人员伤亡 C. 失窃 D. 直接经济损失 171. 以下不属于“三个贴近”原则( B)。
A. 贴近港口企业动态管理需求 B. 贴近企业效益提高的要求
C. 贴近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需求设置 D. 贴近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设置 172. 每年对所有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A )次全面检查。 A. 1次 B. 2次 C. 3次 D. 不定期
173. 用于运输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次数与污染可能性和所运输放射性物质的( A)有关。
A. 数量 B. 体积 C. 重量 D. 活度
174. 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C )应当添加,并将有关情况告知承运人。 A. 承运人 B. 港口经营人 C. 托运人 D. 港口管理人 175.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B )处理。
A. 大量水稀释 B. 碱性物质中和 C. 火点燃 D. 化学反应
176. 港口经营人应对辨识确认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及时进行登记建档,档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C)。
A. 辨识、分级记录 B. 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C. 企业规模 D.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
177. 有机氧化物运输中发生泄漏,可用(D )作为吸收剂吸收。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惰性材料 178. 第1类危险货物的积载类05指的是( B)。
A. 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或舱内 B. 只限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 C. 在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或在舱内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 D. 禁止装运 179. (D )是由一定比例两的泡沫液水和工期,经过水流机械作用相互混合组成。泡沫液的成分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类物质(如牛角、豆饼经水解制成)。它可以有效地扑救易燃和可能火灾。 A. 二氧化碳 B. 雾状水 C. 化学泡沫 D. 空气机械泡沫 180. 除( C)外,所有的危险货物包装应进行堆码试验。 A. 塑料桶 B. 罐 C. 袋子 D. 箱
181. 第1类危险货物于客船积载方式为“或在舱内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内满足客船积载规定”的是( B)。
A. 积载类01 B. 积载类02 C. 积载类03 D. 积载类04
182.2016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是第(B )次修订。
A、一 B、二 C、三 D、四
183.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C)。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生一票否决
184.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C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事故 B、危险 C、管理不善 D、危险源
18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A )的安全管理。
A、运输 B、销售 C、买卖 D、科研
186.船舶在港区、河流、湖泊和沿海水域发生危险货物泄露事故,应立即向(A )报告,并尽可能的将泄漏物搜集起来,清除到岸上的接收设备中去,不得任意倾倒。 A、海事管理部门 B、港口管理部门 C、国际海事组织 D、航运管理组织
187.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A )次应急演练。 A、一 B、二 C、三 D、四
188.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D )
A、用清水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热水清洗 D、用软、纸软布抹去 189.当酸性危险货物发生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B )处理。
A、大量水稀释 B、碱性物质中和 C、火点燃 D、化学反应 190.对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应(D )
A、定期审查和更新 B、港口设施发生重大变化应予以审查和更新 C、无需考虑所受威胁的变化或港口设施的细小变化 D、AB
191.民用爆炸物品应当存储在(A )仓库内,并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技术防范措施。 A、专用 B、专业 C、指定 D、特殊
192.港口经营人应建立(C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规模应与其危险货物储运规模相适应。
A、专职 B、兼职 C、专职或兼职 D、专业或业余
193.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D )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公开、公平、公正
C、及时、准确、合法 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194.危货作业场所,实施卫生除害处理的专用场所建设,经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经(D )批准后,方可建设。
A、海事管理机构 B、航道管理机构
C、检查检疫管理机构 D、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195.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引起的静电荷聚集,在在电位发生变化时放电而产生的火花称为( D)
A、撞击火花 B、电器火花 C、静电火花 D、化学热
196.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A)吨的单元。
A、临界量 B、20吨 C、50吨 D、上限
197.国务院( D)部门对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核辐射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A、交通运输管理 B、环境保护 C、安全监督 D、核安全监督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危险货物主要负责人最新题库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