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TPL、APL、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是多少 (1)TP2
2
2
L=2KL-0.5L-0.5K=20L-0.5L-50
APTPLL=
L=20-0.5L-50L
MP=dTPLLdL=20-L
(2)当MPL=0时,TPL最大,所以TPL最大时,L=20,
要使APL最大,APL一阶导数为零,
即
dAPLdL=-0.5+ 50L2=O 此时L=10
当MPl最大时,L=0
(3)当APL=MPL时,APL达到最大,此时,L=10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L2/3K1/3
,劳动的价格PL=2,资本的价格PK=1。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Q的值。 (2)当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C的值。
由生产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得
MULPLMU=P KK211L?3K3 代入已知条件得 32122= 3?13LK3化简得L=K
21把L=K代入Q=L3K3中得Q=L=K (1)由2L+K=3000 L=K=Q
得:L =1000 (2) L=k=Q=800
C=2L+K=2×800+800=2400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美元,PK=5美元,试求:(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权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美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
7
3?88LKMULPL38把已知变量代入公式=中得= 33?MUKPK5885LK8化简得L=K
把L=K代入 Q=LK中得Q=L=K (1) L=K=Q=10
C=3L+5K=3×10+5×10=80
(2) L=K=Q=25
C=3L+5K=3×25+5×25=200
(3) 由3L+5K=160 L=K=Q
得L=K=Q=20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固定成本 2、可变成本 3、短期平均成本 4、平均固定成本 5、平均可变成本 6、短期边际成本 7、长期总成本 8、长期平均成本 9、长期边际成本 10、机会成本 11、沉没成本 12、总收益 13、平均收益 14、边际收益 15、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2.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
3.当L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LAC切于SAC曲线的右端。(×)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5.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6.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7.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8.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9.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10.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移动。(×) 三、选择题
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C)
8
385855A.会计成本 B.显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 A.总成本曲线 B.生产函数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成本函数
3.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
A.最低点 B.左端 C.右端 D.无法确定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平均成本 D.隐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B)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 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7.固定成本是指(A)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8.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C)
A.300 B.100 C.200 D.500 9.全部成本等于(C)
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10.平均成本等于(C)
A.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 B.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11.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B)
9
2
A.30000 B.5Q-Q C.5-Q D.30000/Q
1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D) A.30000 B.5Q-Q C.5-Q D.30000/Q 13.收益是指(A)
A.成本加利润 B.成本 C.利润 D.利润减成本 1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C)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
15.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D)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16.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 A.20 B.100 C.120 D.25 17.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D)
A.平均产量为负 B.平均产量为零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为负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1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
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1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20.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 A.右端 B.左端 C.最低点 D.无法确定 四、问答题
10
2
2
2
1.请作图推导短期的七条成本线。
2.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具有什么形状?为什么? 4.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STC=30000+5Q+Q。 (1)写出TFC、TVC、AFC、AVC、SAC和SMC的方程式。 (2)Q=3时,求TFC、TVC、AFC、AVC、SAC和SMC。 (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 (1)TFC=3000 TVC=5Q+Q2 AFC=3OOOO/Q AVC=5+Q
SAC=5+Q+30000/Q SMC=5+2Q (2) 当Q=3时 TFC=30000 TVC=5x3+32=24 AFC=30000/3=10000 AVC=5+3=8
SAC=5+3+30000/3=10008 SMC=5+2x3=11 (3) TR=50x20=1000
TC=30000+5x50+502=32750 π=TR-TC=1000-32750=-31750
2.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6L+12L,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M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 (1)AP=Q/L=-0.12+6L+12 dAP/dL=-0.2L+6=0 L=30
所以 L=30时,AP最大 (2)MP=dQ/dL=-0.3L2+12L+12 dMP/dL=-0.6L+12=0
11
3
2
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南阳理工学院西方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