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夏の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仔细听好。

师随着音乐讲述季羡林替学生看包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2、 听完老师的故事,你觉得季羡林是个怎样的人? 指名学回答。(尽职,守信??)

3、 是呀,季羡林就是一个乐于助人,说到做到的人。想更多地了解季羡林吗?让我们走进他的文学世界,一起来学习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ppt出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 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 (3)、指导读词串(扫清生字障碍,明确“梁”读轻声,“莞”字当地名时读“guǎn”。):

jǐ 吃 惊 花 朵 真 切 脊 梁 奇丽 奇特

wǎn

1

家 家 户 户 莞 尔 一 笑

jǐn chà yān xiá

花 团 锦 簇 姹 紫 嫣 红 应 接 不 暇 耐 人 寻 味

师:同学们,我们的作者季羡林,青年时代曾在德国留学了十年,在那十年的留学生涯中,德国奇丽的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之后,当他再一次踏上熟悉的土地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请快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感慨的句子。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 奇特ppt出示句子)(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理解“奇丽”。 2、是什么样的景色和民族,让作者有这样情不自禁的感叹呢? 请同学们去文中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写出了德国奇丽的景色,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那么我很想知道,作者在德国街上看到了怎样奇丽的景色。 指名学生回答。

师:他找得对不对?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ppt出示相关语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 同学们,先把这段话一起读一遍。

师:走在这样的街上,你看到了什么?(花的海洋??) 师: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你为什么“应接不暇”读得这么重——看不过来。) (2) 走在这样的街上,除了看到那么多美丽的花,你还能闻到什么,听到什么? (3) 走在这样的街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Ppt出示:遇到烦闷的事,走在这样的街上,你的心情就会 。 碰到开心的事,走在这样的街上,你的心情就会 。 当你结束忙碌的一天,走在这样的街上,你的心情就会 。 带着这样的心情,你来读读看。

学生齐读。 (4)、师评: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是陶醉其中的。我们的脚步是不是快了些。同学们,放慢你们的脚步,慢慢地走,你们看,只要慢慢地走着,这美丽的风景就会变成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一起来配合着读读这首诗,老师读黑色的部分,同学们读黄色的部分。 师生合作读诗。(同学们配合得真不错,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5)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亲眼目睹呢?让我们一起追随作者的脚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6)想把这美丽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中吗?那就赶紧在下面,自由地练习读和背诵。(ppt出示提示)

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背背看,根据屏幕上的提示。

对于语文,文章中这些优美的句段都应该像刚才这样熟读成诵,把它们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也叫积累。

1、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是这样的美景。那走进屋子里有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到书上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1)指名读(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2)(ppt出示段落)注意这个词“脊梁”,知道“脊梁”是什么意思吗?

2

师: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实际上就是只能看到什么?(花的背面、花的茎、花的叶)

(3)师:是啊,在屋子里的人看不到姹紫嫣红的花朵,妩媚动人的花瓣,他们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花的茎和叶。这样的生活,跟我们中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ppt)

2、当你亲身地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亲眼目睹这奇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把你们的心情都带上,融入到文字当中,一起来读这段话。(ppt出示)

(1)师:得过人养的花是给谁看的?(别人)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ppt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你觉得德国人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乐于奉献??) Ppt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3、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颇”是什么意思?(很)。“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意味深长)。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花被被人欣赏,不由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

四、感受“美丽 ”,升华情感。

1、师:四五十年后,季羡林先生又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来到了昔日熟悉的街道。故地重游,他发现许多事物都变了,但依然没有改变的是美丽,他感慨万千——

(出示图文结合的幻灯片:“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师:同学们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德国新添了许多设楼大厦。

生2:德国的街道比以前更宽了,车更多了。 生3:花比以前更多了,更美了。

(2)“美丽”指的是什么?(花美、城市美、环境美、人的人灵更美) 2、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 ,是的, 始终没有变。

3、出示幻灯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

1、师:是呀,德国不仅花美,人更美。感谢我们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把我们带到了德国,让我们看到了——指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让我们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道理。

3

2、在这里,老师也希望,你们能过像德国人一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为人着想的精神。带着这份思考我们结束今天的课题。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花的句子。

2、查找并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板书: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美奇丽的风景 多么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4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04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