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字和木字旁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木字及木字旁的书写,使学生掌握木字旁的写法及在字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木字做偏旁时,笔画的变化。 教学难点:
木字旁的汉字两部分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墨池在什么位置么?(出示墨池图片) 墨池展示了几种字体呢(出示字体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一种字体,楷书 二、教学过程
出示木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是一棵树,上面长着许多树枝,中间是粗粗的树干,下面是扎在泥土里的树根。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棵树会变成什么字呢?
动画演示,指名回答。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木。随着时间的变化,木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瞧:上面的树枝变成了一横,中间的树干是一竖,下面的树根变成了撇捺。
(一)学习木的书写。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写好木字吗,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书法家是怎样写的,然后再告诉老师你的想法(播放视频) 小结:横短竖长撇捺展,,横画写在中线上方,略向上斜,悬针竖在竖中线,要有力。
师范写木,学生练习书写木。师巡视指导。 适当进行点评(字形窄,横、撇的书写)。 (二)学习木字旁的书写
1、刚才木字的书写大家都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木字旁的书写。
出示木和木字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木字在做偏旁时,书写位置、笔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生汇报:
2、小结:木字做偏旁时,字形变窄,写在左半格。横画变短,略向上斜,竖画穿插在横画偏右的地方,撇画较直,方向向左下,捺缩成了点。 横短轻上扬, 竖画略偏右, 斜撇要收缩, 一点垂下方。 3、师范写木字旁。
(第一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起笔,微微右上斜,第二笔为垂露竖,是这个偏旁的主干,要写的挺直有力,写在横画中间略偏右的位置(先
找中点,然后在偏右的位置写);撇画向左下行笔,要写直一点,弯度不能大,也不要写得太长,为了避让右边,最后一笔捺改为右点。) 4、生练习书写木字旁。(描两个,写两个)
5、反馈(两名学生)。(横竖的书写是否到位)同桌互相评价 再次练习写两个。
(三)学写带有木字旁的字。
1、刚才的木字旁大家写得都非常认真,很不错。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生活中带有木字旁的汉字很多,请你说说你知道的带有木字旁的字? 生汇报
2、出示:杏:先观察“木”字的写法。(横短,竖短,撇捺舒展) 说一说如何写好杏字? 字形:略扁。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师范写“杏”字?(书写时,下横短,竖短,撇捺舒展) 生和老师书空,然后试写两个,指名评价后,再写两个
3、出示:朵:先观察“木”字的写法。(横长,竖上短下长,撇捺舒展)
师:“木”字做底横要长,一竖垂露摆中央,上短下长要写正,撇捺舒展似横宽。
师:横画和竖画是一个字的体骨,他们呢好比一座房子,横如梁,竖如柱;横主平衡,竖主支撑。写好木字底,字才漂亮。 说一说如何写好朵字?
字形:长方形。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向上看齐,撇捺双臂不落地。注意上部分的三个点画要平衡。
师范写“朵”字?(这个字要注意上紧下松,字体如同人体,字也可以看作有腿和身,下面有撇、捺、竖的笔画就可以看作腿,上面聚集的笔画可以看作上身,书写时,下不要舒展挺拔,上面要写得紧凑收紧,上紧下松就做到了。)
生和老师书空,然后试写两个,指名评价后,再写两个。 4、出示:林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林”字,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3人)左边稍短,右边稍长。左边的点和右边的撇注意穿插避让。最后一捺要拉长。左边窄,横、撇要收缩,右边宽,横长、捺舒展。
师范写:横画起笔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画偏右,竖的收笔要有力,右边的横和左边差不多高,竖稍长,撇要伸到点的下面,一捺要舒展。生练习书写林。
评价2人:左右横画差不多高,点撇注意穿插。 再次练习描一个写两个。
5、小朋友,今天学的木字旁你会了吗?请检查自己今天的作业,给今天的作业进行评价。哪些小朋友愿意把今天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看呢?
学生展示优秀作业。 三、听故事,谈收获
1.看到大家写得这么认真,写得这么好。但是,同学们,要真正写好字靠一时的努力,够吗?我想听了这个故事或许对你们有所启发。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
2.听故事,谈体会。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3.是啊,这些书法家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木和-木字旁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