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念夜的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赫山区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参评材料

(教学论文)

作品标题: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作品类别:中小学

所属学科: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姓名:龙 沛

作者单位:益阳市梓山湖学校

联系电话:15869762629

1

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益阳市梓山湖学校 龙沛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很容易就会抓住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然而在情感目标方面,我们往往找不着头绪,甚至有时忽略了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英语学科中渗透情感目标呢?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情感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张必隐教授在《阅读心理学》中指出:“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从文字符号中获取和提炼“道”“技”“情”是阅读的目的和功能所在。所以,阅读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情感”是贯穿语篇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下面我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熟悉教材内容,注意渗透的随意性

情感目标的渗透要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作为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了解,这样教师才能把情感目标自然地附着于知识

2

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科学性与情感的思想性紧密结合,学生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讲授与情感的教育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和“滴水功”,教师切不可生拉硬扯,如果把情感教育象贴标签一样贴到某一学科的教学中去,既显得牵强,也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形象性

教师要深刻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教学大纲,把握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情感目标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各不同的。这要求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多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并且注意披文入情,以言感人。如: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对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的想象,使学生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藤野先生》,通过对鲁迅的“弃医从文”行动的体会,让学生真心感受作者坚贞不渝的爱国之情;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充分进行教育,如讲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郭沫若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

3

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学生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地理课主要通过对地理材料、数据的阐述分析来教育,讲工农业,用我国建国前后进行对比,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寻求最佳融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情感目标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融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被人理解,不知理解别人,成才期望高,却不愿做艰苦努力,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这就要求老师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情感目标时对症下药,如朱德的《我的母亲》包含的思想教育比较丰富的,既有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也有扶贫济困的精神,还有在艰难环境中的刻苦求学的精神,等等。在教学中究竟以什么为德育渗透点,我们认为在艰难的环境中刻苦求学的精神是学生的薄弱点,因而教学中以此为德育渗透点是最佳选择。

当然,要搞好学科渗透情感目标,需要培养和提高教师对情感目标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学科中渗透

4

情感目标教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儿童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情感目标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情感目标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情感目标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情感目标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各学科各显神通,情感目标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情感,人人是情感教育工作者”提出以来, 中小学各科教师在情感目标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10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