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重难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情绪别致的疯子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重难点整理

上编重难点整理(综述、第一章——第三章)

综述 、第一章

重难点: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在近代史的始终,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又以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的矛盾。 (教材 P 15)

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任务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创造必要的前提,开辟道路。 (教材P17)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军事科技的落后,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重难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历史教训:农民阶级无法带领人民完成近代中国解放、独立、富强的历史使命。

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历史教训:中国的地主阶级对中国早期出路探索失败说明此阶级不足以带领中国完成历史重任。

三、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历史教训:说明在当时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

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完成历史重任,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重难点:

一、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围绕中国的出路探索时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主要围绕三个焦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当然,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存在的一些弱点,如对“国民”的定位是指少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人民。这些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二、阐明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 辛亥革命猛烈地冲击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民族实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了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动了亚洲解放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 阐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帝国主义与国内的封建势力相勾结,压迫与破坏。敌人异常强大。

(二)资产阶级因其自身的局限(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足以担起历史重任:1.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2.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纲领;3.不能充分发动与依靠群众;4.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如何阐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一)帝国主义与国内的封建势力相勾结,压迫与破坏。敌人异常强大。

(二)资产阶级因其自身的局限(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足以担起历史重任:1.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2.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纲领;3.不能充分发动与依靠群众;4.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中编重难点整理(第四章——第七章)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难点: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历史功绩和局限? 1 . 内容切中时弊,有力挑战和批判封建礼教。

2 . 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促使人们独立思考,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P97)

1. 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 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忽视了革命实践。 3. 资产阶级的方法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98)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宣告新式的工人阶级的政党的成立,中国因此有了新的道路、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P113)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1. 经验总结:客观上是资产阶级的动摇,主观上是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2. 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P120)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重点难点: 一、认清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内外政策及其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懂得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大革命失败后,国名党的政权转化为一个代表大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党。国民党用军事独裁的方式镇压人民和消除异己,来维护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

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理解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主要有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与兴起土地革命。

毛泽东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中国革命的重点应该指向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认识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结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与批评了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的结论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中央进行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人。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重点难点:

一、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和野蛮暴行

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日本的野蛮暴行有:制造残暴的百姓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难以计数。

二、阐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范略张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为:1.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2.开辟了敌后战场、发展了游击战争;3.坚持了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4.建设了抗日民主根据地;5.推进了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进步文化工作。6.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具体包括整风运动的开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

四、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国共两党的两条抗战路线及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1.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表现出空前的抗战热情。但是正面战场由于敌我力量与指导战略的问题大部分战役以失败告终。2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对国名党政府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国名党的正面战场由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3.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实行全面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最终与人民团结一心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五、如何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振

兴的新起点

1.抗日战争得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为世界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作出历史性贡献,为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重点难点:

一、认清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抗战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参与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但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是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最终,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能阻止国内内战的爆发,但是,共产党与人民一致的为和平建国而作出的努力赢得了人心。

二、分析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包围之中的原因和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从中得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国名党专制独裁、大发国难财,违背人民迫切的和平建国的医院,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故迅速失去民心,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取得民心,有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分析“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

“第三条道路”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主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改良道路,中国当时的客观情况决定了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中国历史经验也证明资产阶级方案,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经过实践的摸索,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大多数人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正确性,以及认识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四、如何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国民党由于它的专制独裁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已经严重丧失了人心。后来又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建国、休养生息的强烈愿望,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同时为了筹集内战经费,对人民加重剥削,把全国各阶级的人民至于饥饿与死亡的边缘,因而就迫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

死我活的斗争。最后,国民党政权陷入广大人民的包围,迅速崩溃。

五、如何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为了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六、如何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为了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和经验。 3.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 20 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

2.如何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点难点:

1.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怎样在艰辛中开创出来的? 2.党在几个重要历史关头如何进行重大历史抉择的? 3.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 4.如何从继承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重难点整理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重难点整理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18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