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 )这几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实践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20世纪60的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
技能操作原型的( )。 A、心理模拟法 B、检验修正模型 C、探究合作法 D、实验控制法
3、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4、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探究性 D、独创性
5、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
A、指导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会影响模式
6、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
几个阶段。 A、关注成绩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7、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 )提出。
A、奥苏贝尔 B、班杜拉 C、马斯洛 D、陆钦斯
8、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 )几个阶段。
A、认知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9、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 )
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0、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 )几个方面。
A、请求 B、拒绝 C、能自我安慰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11、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独创性
12、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A、道德规范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13、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
A、自卑 B、心理冲突 C、特殊的人格特征 D、刚愎自用
14、关于反思的方法,属于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有( )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15、(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
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A、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1877年) 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C、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1921年)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
16、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7、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最新精品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附答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