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果仅采用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S1(z),它仅能使得高频衰减率为-40dB/十倍频,在降低高频增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中低频段的增益,破坏零增益条件,降低了误差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为此采用FIR函数S2(z),它对特定频率的衰减远大于二阶低通滤波器,而对邻近频率增益的影响小于二阶低通滤波器,但是它对高频段衰减不是很好,因此还需要和S1(z)结合,加大高频衰减。此时的S1(z)的截止频率可以取得比较高,本文中取为和P(z)的截
止频率一样,这样可以减小对低频增益的影响.因此设计出的Sl(z)和S2(z)分别为:
S1?z??0.1107z?0.0779z?1.1614z?0.34992 (4-11)
令z?ej?TS2?z??j?Tz?2?z4?j?T6?6 (4-12)
2
由公式4-13可得,这个FIR函数无相移,它的幅频特性曲线在中低频 段增益略小于1,在高频段时周期性地出现一个波谷,把第一个波谷对应的频点设计为和逆变器的谐振频率相对应,当
??k?6Tcos2,则S2e?j?T??e?2?e4?cos6?T2 (4-13)
6wT2?0
时,可求得
k=l为第一个波谷。s2(z)的伯德图如图4-8所示。如图4-7和图4-8,从Sl(z)和S2(z)的幅频响应特性图可以看出,S2(z)不改变系统相频特性,而S1(z)在改变系统高频段幅频特性的同时,却给中低频段带来了相移滞后。由前面的讨论可知,S(z)P(z)为零相移时,系统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为此在控制器中增加超前补偿器zk,使得S(z)P(z)在中低频段为零相移,在高频段虽然仍有相位差,但由于此段信号已被严重衰减,所以不会影响系统性能,根据系统各环节的相移特性,取k=4。控制器的最终形式为:
S(z)=zkSl(z)S2(z) (6-14)
(k?1,3,5???) 28
章及标题
Bode Diagram0-5-10-15MagnudedBPhasedeg-20-25-30-35-400-45-90-135-180-225103104105Frequency (rad/sec)
图4-7 S1(z)幅相频率响应特性图
Bode Diagram0-50-100MagnudedBPhasedeg-150-200-250-300108110801079107810771076107510210310Frequency (rad/sec)4105
图4-8 S2(z)幅相频率响应特性图
Bode Diagram500-50-100MagnudedBPhasedeg-150-200-250-30017101620153014401350126011701080990900103104105Frequency (rad/sec)
图4-9 S(z)P(z)幅相频率响应特性图
29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由图4-9可以看出,加控制器S(z)以后,S(z)P(z)幅频相应特性图中,既能消除P(z)所固有的谐振峰,又能保持中低频段的0分贝增益和零相移,还能使高频段的幅值加速衰减。
4.2.7控制器Q(z)的设计
从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出,H(z)越小,系统的控制效果越好。随着频率升高,S(z)P(z)的轨迹应向左移动,因此Q(z)应具有低通滤波特性,对周期性干扰能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Q(z)与系统的误差收敛速度和稳态裕度密切相关。Q(z)一般可取为常数,FIR函数等。Q(z)作为滤波环节,限制带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S.Hara证明了在连续系统中重复控制器必须有带宽限制,否则系统不稳定图6一12为H(z)的稳定域,当Q(z)取为常数时,在理论上Q(z)幅值为l,考虑到稳定性和误差收敛精度,工程上常取Q(z)为小于1且接近于l的常数,这种方法很简单,在模型不精确的条件下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高频段的稳定性,但在中低频段由于模型比较精确,
-1
控制器S(z)可以保证S(z)P(z),此时Q(z)值就显得过于保守,稳态精度, 收敛速度等指标损失过大,因此希望Q(z)为跟随s(z)P(z)变化的变量.s(z)P(z)的幅相曲线,可以看出,其轨迹是由1到0方向移动,因此设计Q(z),使其轨迹跟踪S(z)P(z),也从1到0变化,令中低频段尽可能接近于0,为此Q也可以采用FIR函数口,取
Q?z??z?4z?8?4z182?1?z?2 (6-15)
事实证明,这样得到的Q能很好地跟踪S(z)P(z)的变化,尤其是高频的时候。本文采用二阶低通滤波器,由于二阶低通滤波器可以保证低频段增益为l,使系统的基波跟踪特性达到无静差。在中高频时又有跟随zkP(z)S(z)变化的特性,又因为这种滤波器在中高频段有相位滞后,所以应乘以zk来补偿其相位滞后,这里k=4,取
5ImH(z)S(z)P(z)0Re图4-10 H(z)的稳定域
0.1107z?0.0779z24Q?z??z?1.1614z?0.3499 (6-16)
4.2.8 kr的设计
30
章及标题
可调增益kr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1的常数,调节kr可以改变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根据(公式6-17)
He?j?T??Q?e??kzP?e?Q?e? (6-17)
j?Trkj?Tj?T可以看出H?ej?T?越小,系统收敛速度愈快,因此,增加kr可以加快收敛速度,又根据公式(公式6.18)
????1?H?e1-QejwTjwT1?Qe1?Qe??jwT??kzS?e?P?e??rkjwTjwT?jwT? (6-18)
可以看出,k,愈小,稳态裕度愈大。综合收敛速度和稳态裕度[28 29],kr=0.9
4.3单相SPWM逆变器重复控制器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4.3.1仿真模型
图4-11单相sPWIVl逆变器及其重复控制的MATLAB仿真模型图
图4-12单相SPWM逆变器重复控制器的MATLAB仿真模型图
4.3.2仿真结果验证
为了验证加入重复控制器以后对死区补偿的效果,构造了如图6.17所示的 模型。系统电路参数如下,直流母线电压E=220V,载波比a=0.88,额定输出电压频率f=50Hz,死区时间Td=4.5us,开关频率fc=10KHz,采样频率fs=1000KHz,滤波电感L=2mH.滤波电容C=18uF。分别在阻性,感性负载时作了仿真,其仿真结果如下:
31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图4-13 未加入重复控制器时输出电流电压波形
图4-14 加入重复控制器时输出电流电压波形
3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单相全桥逆变器死区效应分析及补偿方法 - 图文 (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