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总结
6.1 本次设计的特点
本系统主要又单片机最小系统,集成芯片CD22103及少量的外围电路构成,单片机用于编程实现基带信号及编码时钟信号的发送,并且显示基带信号;集成芯片CD22103用于对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AMI/HDB3编译码,加上外围芯片TL084用于对输出的单极性AMI/HDB3波形进行码型变换,使输出为双极性的AMI/HDB3码型。
6.2 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
本系统基本功能能够完全正常的实现,但仍有不足之处,在以下方面仍可改进:
1.该软件设计由于单片机最小系统数码管只有8个,只能显示8位基带信号,如果增加数码管个数或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对软件进行改进,可以输出更多位的数字基带信号
2.本设计中采用TL084对码型进行变换,所得信号传输能力有限,可以采用变压器耦合得到HDB3码,这种方法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能力,更有利于实际运用。
6.3 本次设计的心得
本次设计学会了对7279可编程数码管/键盘串行接口的使用,掌握了CD22103集成芯片的功能,加深了对AMI/HDB3编译码原理的理解,培养了个人的耐心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综合设计的经验,提高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第 16 页 共 24 页
参考文献
[1] 樊昌信,詹道庸,徐炳祥,等.通信原理[M],第4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2] 罗伟雄,韩力,原东昌,等;通信原理与电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 张有德,赵志英.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6]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17 页 共 24 页
附录一:元件清单
电阻: 10K 3个 20K 2个 电容: 0.1UF 3个 芯片: CD22103 1片 74LS04 1片 TL084 1发光二极管 1单刀双置开关 1导线若干
万能版 1 片 个 个 块
第 18 页 共 24 页
附录二:程序清单及注释
ORG 0000H LJMP MAIN MAIN:MOV SP,#67H
ACALL CSH;系统初始化
MOV R5,#97H;设置数码管显示为从左到右 MOV 60H,#00H;60H用来存要发送的数 KEY: ACALL KEY1;读键值 CJNE A,#0FFH,LK1 CLR 00H SJMP KEY LK1:JB 00H,LK2 SETB 00H
CJNE A,#1FH,LK3;判断是否按下0号键 ACALL DTR0;调用显“0”程序 MOV A,60H CLR C RLC A MOV 60H,A DEC R5
CJNE R5,#90H,LY1 LY1:JNC KEY ACALL DEY
LJMP FS;存满8位后调用发送程序
LK3:CJNE A,#1EH,LK4;判断是否按下1号键 ACALL DTR1;调用显“1”程序 DEC R5 MOV A,60H SETB C RLC A MOV 60H,A
第 19 页 共 24 页
CJNE R5,#90H,LY2 LY2:JNC KEY ACALL DEY
LJMP FS;存满8位后调用发送程序 LK4:SJMP KEY LK2:MOV A,#0FFH SJMP KEY FS: ACALL KEY1 CJNE A,#0FFH,LW1 CLR 00H SJMP FS LW1:JB 00H,LW2 SETB 00h
CJNE A,#04H,FS;判断是否按下发送键 FSS:MOV R2,#08H
MOV A,60H;待发送数存A FSJ1:RLC A
MOV P1.6,C;发一位 LCALL DIY;延时 DJNZ R2,FSJ1 AJMP FSS RET
LW2:MOV A,#0FFH LJMP FS
DTR3:MOV R2,#08H MOV A,60H FS1:RLC A MOV P1.6,C LCALL DIY DJNZ R2,FS1 AJMP FS1
第 20 页 共 24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AMI、HDB3编译码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图文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