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后续计量 处置 会计分录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初始计量 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 (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按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处 置 损益 .
.
(一)贷款
1.未发生减值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3)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2.发生减值
(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
.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利息收入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3)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等
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4.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