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6 本文由傲性小仙女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时,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7-1-1所示的I-R图象, 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图17-1-1

A. 电阻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 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 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的实验中, 开关闭合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 位置, 分别采用5 Ω、10 Ω、15 Ω的电阻进行实验, 目的

是 。图17-1-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 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 由该图象还能得出电流与 之间的关系。

图17-1-2

3、在电阻两端加15 V电压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3 A, 如果在它两端加6 V的电压, 通过它的电流是 A。

4、用定值电阻做实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8分) (1) 如图17-1-4甲所示,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分)

图17-1-4

(2) 闭合开关, 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 电流表示数应 (选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 。(2分)

(3) 调节滑动变阻器,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 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其值为 V。(2分)

第1页 / 共 20页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0 1.5 2.0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4) 在图丙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2分)

5、小李和小明为研究导体的某种性质。选用的器材有: 多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 以及长度相同, 但材料不同(A、B两种金属) 和横截面积不同(粗、细两种规格) 的甲、乙、丙三根导体。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 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导体甲(金属A 粗) 实验序号 1 2 3 U(V) 1.5 3.0 4.5 I(A) 0.3 0.6 0.9 表二 导体乙(金属A 细) 实验序号 4 5 6 U(V) 3.0 4.5 6.0 I(A) 0.3 0.45 0.6 表三 导体丙(金属B 粗) 实验序号 7 8 9 U(V) 1.5 4.5 7.5 I(A) 0.1 0.3 0.5 ①在实验过程中, 同学是用 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 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当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 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⑤小李和小明在仔细研究了表一、表二和表三后又有了新发现: 导体的材料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会影响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小明分析表二和表三得出了“导体横截面积越小, 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越小” 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 6、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设计了如图17-1-6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有: 阻值约为4 Ω的2B铅笔芯一根, 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0~0.6 A的电流表, 0~3 V的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10 Ω 2 A), 开关, 导线等。

图17-1-6

(1) 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端(选填“a” 或“b”) 。

(2) 闭合开关后, 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 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两电表

第2页 / 共 20页

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 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 。 (3) 排除故障后, 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采集第三组数据时,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17-1-7所示,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U/V 0.40 0.80 1.20 1.60 2.00 I/A 0.10 0.18 0.38 0.48

图17-1-7

(4) 该同学采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 。

(5) 请根据表格中的五组数据在如图17-1-8坐标上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

图17-1-8

(6) 由画出的图线可知, 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为: 。

7、(多选) 以下是对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 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I=可得R=, 表示在通过导体电流一定时, R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 由I=可得R=,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R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I=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D. I=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8、两个电阻接在两个电路中, 流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2∶3,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6, 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

A. 5∶9 B. 9∶5 C. 4∶5 D. 5∶4

9、如图17-2-1所示的是小灯泡的U-I变化曲线。由图可知,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4 V时, 它的灯丝电阻为 Ω。

图17-2-1

10、如图17-2-2所示, R1=10欧姆, 电流表示数为0.5安培, 电源电压为10

第3页 / 共 20页

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7-2-2

A. R1与R2并联

B. R2阻值为20欧姆 C. 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D. 电流表的示数为1.0安培

11、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如图17-2-3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写出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式: I= 。

图17-2-3

12、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象如图17-2-5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17-2-5

A. R甲∶R乙=2∶1 B. U甲∶U乙=2∶1 C. I甲∶I乙=2∶1 D. I乙∶I甲=2∶1

13、现有下列器材: 蓄电池(6 V) 、电流表(0~0.6 A, 0~3 A) 、电压表(0~3 V, 0~15 V) 、定值电阻(若干) 、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 要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要求:

(1) 请根据图17-2-7甲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起来。

第4页 / 共 20页

图17-2-7

(2) 实验中多次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读出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示数, 并记于表格中。请你利用表格中的数据, 在图丙上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6 0.3 0.2 0.15 0.12 0.1 (3) 在做完第一次实验后, 接下来的操作是: 断开开关, 将5 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 Ω的定值电阻, 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选填“A” 或“B”), 然后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 为完成整个实验, 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

A. 50 Ω 1.0 A B. 50 Ω 0.5 A C. 20 Ω 1.0 A D. 20 Ω 0.5 A 14、如图17-2-6所示为分别测量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后得到的I-U关系图线。由图可知, 随着电压的升高, L的阻值逐渐变 , R的阻值为 Ω。

图17-2-6 15、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在下列对故障与其所产生的现象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

A. 灯丝烧断了——电流表示数为零, 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 小灯泡不亮 B. 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 小灯泡发光 C. 灯泡被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 小灯泡不亮

D. 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 小灯泡不亮

16、现有电流表(量程0.6 A、3 A), 电压表(量程3 V、15 V),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Ω), 两节干电池(电压3 V), 开关, 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测未知电阻R(阻值约为10 Ω) 。

要求: (1) 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 在图17-3-8中, 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图17-3-8

17、两个电阻R1、R2(R1> R2) 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 其中电路总阻值最小的是( )

第5页 / 共 20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27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