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复习题 一、填空
1、当△M=±1时,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产生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方向垂直于磁场, 叫 光。
2、氦氖激光的一个光子能量 ;1mw的氦氖激光的光子流量为 。
3、全息照相的物光参光光程 ;两者之间的夹角 ;两者之间的
光强比 ; 爆光时间 ; 显影时间 ;定影时间 。 4、 椭偏法中为了使Δ和ψ成为比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应设法满足两个条件:①使入射光
束满足 ;②使反射光束成为线偏振光,也就是令反射光两分量的位相差为 。
5、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为 ;分裂的条数 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6、铷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间的磁共振信号用 方法检测。 7、由于光电倍增管的响应时间不为零,光电子从阴极到阳极存在 。 8、光泵磁共振实验时,观测光抽运信号是常采用 。 9、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 。
10、塞曼效应是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 观察汞546.1nm谱线。
11、甄别器的响应时间不为零,一个甄别器在每个所接受的输入脉冲之后存在一个
在此时间内不接受的输入脉冲。
12、光是一种 ,但有能量的粒子。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 13、光泵磁共振实验是在 的磁共振实验,地磁场水平分量和扫场分量的影响不可忽略。 14、写出上图中各序号的名称:
⒈补偿器;⒉ ;⒊ ;⒋⒐ ;⒌⒍ ;
⒎ ;⒏ ;⒑⒒ ;⒓⒔ ;⒕光栏
二、判断题:
1、全息照相要求O光和R光应是相干光,O光和R光应在宏观零光程差附近。( ) 2、当△M=±1时,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产生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方向平行于磁场,叫σ
光。( )
3、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是从物理定律出发,用离散化变量描述物理体系的状态,从而体现
物理过程的规律。( )
4、当△M=0时,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产生线偏振光,线偏振光方向平行于磁场,叫π光。
( )
5、光电倍增管是由窗、光阴极、倍增极和光阳极组成。( ) 三、简答题:
1、椭偏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各光学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I(x,y)=e02+er2+2e0ercos(ψo-ψ r)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结合罗沦兹吸引子,谈谈你对混沌现象的理解。
4、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区分哪个是87Rb、哪个是85Rb的谱线。
5、 你怎样理解一般全息图每点上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光的完全信息。 6、 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步骤。
7、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8、 为什么要滤去D2光?用?光为什么不能实现光抽运?用D1?光照射85Rb将如何? 四、做图题:
?1、画出全息照相的实验光路图及各部件的名称。
2、画出汞原子546.1nm谱线由3S1和3P2能级分裂情况及谱线强度的图。
五、计算题:
1、光泵磁共振实验中,已知:水平电流I=0.170A 、f1=622.5KHZ、f2=500.9KHZ、根据公式计算gF的值。(h=6.626*10-34 J.S 、μB=9.2741*10-24J.T-1、 N=250匝、机号:22054 R=0.2405m、)。
2、光泵磁共振实验中,已知:水平电流I=0.248A 、f1=501.2KHZ、f2=581.4KHZ、根据公式计算gF的值。(h=6.626*10-34 J.S 、μB=9.2741*10-24J.T-1、 N=250匝、机号:22054 R=0.2405m、)。
弗兰克---赫兹实验
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在研究充汞放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显现出周期性变化,同年又拍摄到汞光谱线235.7nm的发射光谱,并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着“临界电势”。1920年,弗兰克及其合作者对原先装置做了改进,测得了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从而确证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此,弗兰克和赫兹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本实验通过汞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测量,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象,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微波技术
微波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军事,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正在成为日常生活哦和尖端科学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门现代技术。
微波传输线
常用的微波传输线有同轴传输线、波导传输线、微带传输线等。由于辐射损耗,介质损耗、承受功率和击穿电压等的影响,同轴线和微带线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波导传输线由于无辐射损耗和外界干扰、结构简单、击穿强度高等特点在微波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输线中某一种确定的电磁场分布称为,通常用TME、TE或TM表示。同轴线、微波带线中传输的基本波形是TEM波(横电磁波);而波导中传输的确是TE波(横电波)或TM波(横磁波)。矩形波导中的TE10波有单模传输、频带宽、低损耗、模式简单稳定、
已与激励和耦合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微波在波导中传输时,存在一个截止波长波长
?c,波导中只能传输?<
?c电磁波。波导
?g(判断题) ?自由空间波长?。
?在实际情况中,传输线并非无限长,此时传输线中的电磁波与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而成成,传输线中的工作状态主要决定于负载的情况。
(1) 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微波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无反射波,波导中
呈行驻波状态。此时??0,??1.
(2)
波导终端短路(接理想导体板)、开路或接纯抗性负载时,形成全反射,波导中呈纯驻波状态。此时??1,???。
(3)
波导终端接一般性负载(有电阻又有电抗)时,形成部分反射,波导中呈行驻波状态。此时0???1,1????
微波的传输特性和基本测量
●波长的计算
本实验是微波实验的基础之一,要求学会使用基本微波器件,了解微波震荡的基本工作特性和传输特性,并掌握频率、功率以及驻波比等基本的测量。
微波在波导中传输具有横电波(TE波)、横磁波(TM波)和横电波与横磁波的混合波三种形式。矩形波导是常用的传输线之一,它能传输各种波型的横电波(TE波)和横磁波(TM波)。微波实验中使用的标准矩形波导管,通常采用的传输波型是TE10波
波导中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描述波导管中匹配金和反射程度的物理量是驻波比和反射系数。依据终端负载的不同,波导管具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终端“匹配负载”时,反射波不存在,波导中呈行波状态; (2) 当终端接“短路片”、开路或接纯电抗性负载时,终端全反射,波导
中呈纯驻波状态;
(3) 一般情况下,终端是部分反射,波导中传输的既不是行波,也不是纯
驻波,而是呈混波状态。
实验中通常采用驻波测量线来测定波导波长和驻波比。图为课本中的驻波测量线结构示意图。使用驻波测量线进行测量时,要考虑探针在开槽波导管内有适当的穿伸度,探针穿伸度一般取波导窄边宽度的5%---10%。实验前应注意驻波测量线的调谐,使其具有最佳的灵敏度,又使探针对微波通路的影响降至最低。一般是将测量线终端短接,形成纯驻波场。移动探针置于波节点,调节测量线,使得波节点位置的检波电流最大,反复进行多次。
微波介质特性的测量
本实验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介质的特性参量,首先使用示波器观测速调管的振荡摸和反射式腔的谐振曲线,了解谐振腔的工作特性;进而学习反射式腔测量微波材料的介电常量?和介电损耗角正切tan?的原理和方法。
如果在矩形谐振腔内插入一圆柱形样品棒,样品在谐振腔中电场的作用下就会被极化,并在极化过程中产生能量损失,因此,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将会变化。
核共振技术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拉比用分子束共振法实现了核磁共振这一物理思想。核磁共振技术还应用到化学、生物、医学、地学和计量学等学科领域。
所谓磁共振,是指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或原子核处于恒定磁场中,由射频或微博电磁场引起塞曼能级之间的共振跃迁现象。这种共振现象若为原子核磁矩的能级跃迁便是核磁共振;若为电子自旋磁矩间的能级跃迁则为电子自旋共振。
核磁共振的稳态吸收
●g因子的计算
核磁共振(简称NMR)的研究,始于核磁矩的探测。有清晰、快速、无害等优点。在医学上可准确的诊断肿瘤等疾病。
NMR的实验方法可采用两种不同的射频技术。其一是稳态法(即连续波法),用连续的射频场作用于原子核系统,以观测NMR波谱;其二是瞬态法(即脉冲波法),用脉冲的强射频场作用于原子核系统,以观测和此举弛豫过程的自由感应现象。
电子自旋共振
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SR)是1944年由扎伏伊斯基首先观察到 的。它是探测物质中未耦合电子以及它们周围原子互相作用的重要方法,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分辨率,并且在测量
'
过程中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目前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学等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
微波ESR谱仪由产生恒定磁场的电磁铁记电源,产生交变磁场的微波源和微波电路,带有待测样品的谐振腔以及ESR信号的检测和显示系统等组成。
铁磁共振
●g因子的计算
铁磁共振(FMR)观察的对象是铁磁物质中的未偶电子。 观察铁磁共振通常采用过式谐振腔法。
3个实验原理方框图
微波 信号源 选频放大器 隔离器 波长表 可变衰减器 波导测量 被测件 匹配负载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