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备品备件落实情况,不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协调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处理生产中发生的环境问题,制定可操作的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制。
(2)建立各污染源档案和环保设施的运行记录。
(3)负责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治理效果、存在问题。安排落实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持和维修。
(4)组织制定和实施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的应急计划。
(5)组织制定和实施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及预防潜在环境问题发生的预防措施。
(6)收集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不断改善和完善各项污染治理工艺和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7)作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保证各项环保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
3.8.1.2健全各项环保制度
结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环保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有:
1、建立报告制度。对排放的废水等污染物实行排污许可证登记,按照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排污月报制度。
2、严格实行在线监测和坚决做到达标排放。在污染防治措施(废水处理装置)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报送数据;企业也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废水、废气的稳定达标排放。
3、健全污染处理设施管理制度。保证处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进行处理运行。净化设施的操作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其他原辅材料。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编制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
3.8.1.3建立设备维修组
由于建设工程投产后,应将环保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各种环保设备易损部件应有备份。环保设备应由公司设备维修组统一负责维修。各种环保设施出现故障,争取做到当班排除。
在设计和施工时,排水设置标准排放口,并建有操作平台,以保证环境监测站的安全采样。
3.8.1.4加强职工教育、培训
加强职工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增加对生产污染危害的认识,明白自身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位置和责任。
3.8.2 环境监测
日常监测主要是对项目污染源的监测。具体监测计划如下: 1、废水
(1)企业自行监测计划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监测项目:废水量、pH、CODCr、SS、NH3-N等。 监测频次:每天一次。
(2)污水处理站出口在线监测。
对流量、pH、COD等污染指标自动进行分析监测,并与地方环保局联网。 2、废气:
废气监测内容见表3.8-1。
表3.8-1 废气日常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 塑料系列拉链生产 合金拉头生产 监测项目 非甲烷总烃 金属烟尘 监测频次 1次/半年 1次/半年 3、噪声:
监测点位:厂界东、南、西、北各一个点。共4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 监测频次:建议每年监测2次。 4、施工期环境监测 (1)大气
在施工现场和西面牛岗自然村处各布设1个大气采样点,共2个监测点。建设期每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一天,监测因子为TSP。
(2)噪声
在施工现场四周各设一个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每月监测一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监测因子为等效A声级dB(A)。
第4章 公众参与
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
4.1.1 信息公开次数
本次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进行了两轮公众调查。时间分别为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20日、2012年1月30日~2012年2月10日。
4.1.2 环评内容公示
第一轮主要是在接受了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后,通过张贴公告的形式告知公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七)当地环保部门和项目审批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二轮主要是在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过程中,通过继续张贴公告的形式告知公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四)环境影响报告文件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五)公众查阅环评文件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要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九)当地环保部门、环评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联系电话及联系人,项目审批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另外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兼以随机交谈、征询等形式,调查可能受项目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对本项目的态度、意见和建议。
4.1.3 信息公开方式
信息公开方式主要为两种,一为通过网站向公众公示,二为张贴布告的形式向公众公示项目信息。
4.2 公众意见征求
4.2.1 公众意见征求形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
4.2.2 公众意见征求次数
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项目第二次公示期间,对工程周边进行现场走访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
4.2.3 公众意见征求范围
意见征求范围为直接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居民区、企业工作人员,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村委会、重点敏感企事业等。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本次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工程周边现场走访的形式: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及报告书编制阶段,对周边地区各方面、各阶层进行了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项目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听取专家的意见等形式。
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4.4.1 调查问卷
被调查个人对本项目的意见:
①2%的被调查者对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满意,74%的被调查者对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满意程度一般,2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
②3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大气,62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噪声。
③1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很了解,90 %的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了解程度一般。
④1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很满意,9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满意程度一般。
⑤98%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最担心的环境污染是废水污染,2%的被调查者担心噪声污染。
⑥84%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承受的,16%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可以争取克服的。
⑦所有被调查者都支持本项目的实施,没人表示反对。
被调查团体对该项目的意见:
①10%的被调查团体认为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很好,70%的被调查团体认为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一般,20 %的被调查团体认为本地区现有环境质量状况满意程度较差。
②10%的被调查团体者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大气,90 %的被调查团体认为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
③10%的被调查团体对建设项目很了解,90 %的被调查团体对建设项目了解程度一般。
④30%的被调查团体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很满意,70%的被调查团体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满意程度一般。
⑤100%的被调查团体对本项目的建设最担心的环境污染是废气污染。 ⑥15%的被调查团体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承受的,85%的被调查团体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争取克服的。
⑦所有被调查团体都支持本项目的实施,没人表示反对。
总体上,被调查的各团体对本项目表示支持,无单位表示反对,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承受,废气、废水问题被关注得最多。
在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方面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中,重点是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中要保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环保措施的建设,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达标排放。
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照公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5 结论与意见
4.5.1 结论的合理性分析
(1)合法性
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具有合法性。
(2)代表性
公众意见收集范围覆盖周边大部分不同阶层的群众、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等,能代表大部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3)真实性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浙江龙游创发实业有限公司报告书(报批稿)(简本) - 图文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