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业规章;
D技术参考资料。
1287. (我国)关于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责任单位正确的是?
A民航总局负责全国范围;
B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范围;
C国家海上搜寻援救组织负责全国范围; D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
1288. ?飞行管制?是指?
A飞行指挥; B空中交通管制; C航行调度;
D以上三种解释都错。
1289.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制定主要依据?
①《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③《芝加哥公约.附件六》④《中国民用航空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90. 空中交通服务内容和基本任务?
1空中交通管制服务;2飞行情报服务;3告警服务;4事故调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91. 华沙公约缔结于?
A1914年; B1919年; C1929年; D1944年。
1292.华沙体制是指?
A.华沙公约;
B.华沙公约及一系列修订补充文件; C.华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 D.华沙公约和罗马公约。
1293. 关于?华沙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公法性质; B就是指《华沙公约》; C缔结于1944年;
D包括《华沙公约》及随后的一系列修订补充文件。
1294. 关于《华沙公约》叙述正确的是?
36
A1944年缔结于华沙
B全名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C在国际航空史上具有开元性地位
D全名是《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
1295. 《华沙公约》的主要内容涉及? 1国际航空运输凭证的内容、规格;
2国际航空运输凭证在运输合同中的法律地位; 3国际航空运输过程中旅客伤亡赔偿; 4国内航空运输过程中行李与货物损害赔偿。
A .1 2 3 4; B.123; C.234; D.23。
1296. 截止1998年底,《华沙公约》及修订补充文件共有(包括暂未生效的)?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1297. 关于加入?华沙体制?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加入《华沙公约》就必须批准其所有修订补充文件; B如果未加入《华沙公约》,就不能加入其任何修订补充文件; C加入《华沙公约》后不能退出;
D可以加入“华沙体制”中一个或多个文件。
1298. 关于?华沙体制?对缔约国现行效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沙公约》已经废除,被它的修订补充文件替代; B《华沙公约》和它的部分修订补充文件正在并行生效; C《华沙公约》和它的全部修订补充文件正在并行生效; D 整个“华沙体制”已被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废止。
1299.国际航空刑法体系包括几个法律文件?
A.一个公约; B.两个公约; C.三个公约;
D.三个公约和一个议定书。
1300. 国际航空刑法体系包括的文件有?
1.1963年东京公约;2.1970年海牙公约;3.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4.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
A1234; B123;
37
C12; D23。
1301. 关于《东京公约》正确的是?
A1970年缔结于东京; B1971年缔结于东京; C我国尚未加入;
D全称是《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及其某些行为的公约》。
1302. 关于《海牙公约》正确的是?
A1970年缔结于海牙; B1971年缔结于海牙; C我国尚未加入;
D全称是《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
1303. 关于《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正确的是?
A全称《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
B全称《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 C至今对此公约未作任何补充;
D全称《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及其某些行为的公约》。
1304. 国际航空刑法规定对在公海上空飞行的航空器内犯罪?
A只有航空器登记国才能行使管辖权 B航空器登记国没有管辖权 C任何国家都有管辖权
D航空器登记国是有管辖权的国家之一
1305.东京公约的重大意义在于? 1.把域内管辖扩大到域外管辖;
2.弥补了领土管辖(域内管辖)造成的航空犯罪管辖缺口; 3.赋予机长空中治安权力;
4.成功解决了劫机犯罪的制裁与审判。
A1234; B123; C124; D234。
1306.《东京公约》对犯罪所下定义是? 1违反刑法的犯罪;
2可能或确已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 3违反航空公司行政管理规定;
4危害航空器内的正常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A1234; B123; C124; D234。
1307. 东京公约中机长权力范围限于?
1航空器起飞前30分种时起,至降落后30分种止;
2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关闭时起,到打开任何一扇机舱门以卸载时止;
3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到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时止;
38
4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次飞行而进行飞行前准备时起,到任何降落后24小时止。
A.13; B.23; C.34; D.124。
1308. 下列那些法律、法规中涉及航空刑法的条款?
1《中国民用航空法》;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A.1234; B.123; C.234; D.14。
1309.《东京公约》规定的机长权力有?
1.治安权力;
2.使某人下机权; 3.移交案犯权; 4.免除责任权。
A.1234; B123; C134; D234。
1310. 东京公约赋予机长?治安权力?体现在机长可以?
1.对案犯采取包括看管在内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 2.强求旅客给予协助;
3.要求或授权其他机组成员进行协助; 4.请求或授权旅客给予协助。
A.1234; B.134; C.14; D.34。
1311. 机长为了()目的,可以对在航空器内犯罪或扰乱行为者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措施。
1.保护航空器或者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2.维护航空器内正常秩序和纪律;3.考虑公司的经济利益;4.便于将此人移交主管当局或使此人下机。
A.123 B.12; C.12 4; D.1234。
1312. 在因被采取行动的人的待遇遭到损害而提起的诉讼中,东京公约?免除责任权?的范围:
1.航空器机长;2.任何其他机组人员;3.任何旅客;4.4航空器所有人、经营人或为其利益进行此次飞行的人。
39
A.123; B.124; C.24;
D.1234。
1313. 《海牙公约》缔结的原因在于:
1.60年代末70年代初?空中劫持?事件大量增加 2.爆炸、破坏地面航空器和航行设施事件增多 3.东京公约没有制裁劫机犯的法律条文
4.东京公约没有制裁破坏地面航空器和航行设施的法律条文
A.12; B.13; C.24; D.1234
1314.《海牙公约》中对劫持民用航空器的犯罪定义: 1用暴力或用暴力威胁,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 2用其他精神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 3包括上述行为的未遂行为; 4包括上述行为的共犯。
A12; B134; C234; D1234。
1315. 最早规定?对劫机犯进行‘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蒙特利尔公约; D.蒙特利尔议定书。
1316. 缔结《蒙特利尔公约》的原因在于:
160年代末70年代初?空中劫持?事件大量增加; 2爆炸、袭击民用航空器和航行设施事件猖獗;
3《东京公约》中没有相应的制裁案犯的法律条文; 4《海牙公约》中没有相应的制裁案犯的法律条文。
A1234; B134; C234; D24。
1317. 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的适用范围的共同点是:
A.只适用于民用航空器;
B.都适用且仅能适用于飞行中的航空器; C.都适用于使用中的航空器;
D.不适用于公海以及主权争议地区。
1318. 我国在下列哪些国内法中体现了对国际航空刑法的立法确认: 1《中国民用航空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4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商照题库 (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