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2课笔记:词句格式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30 本文由落日桥头细感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2课笔记:词句格式1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2课笔记:词句格式1 一、两种书法作品

学书法,当然要写出作品,书法作品两种:一种是临摹作品,另一种是创作作品。临摹是入帖,取他人之长;创作是出帖,发挥自己特点。学书法,就要走过这两步。

别以为临摹作品就是水平低,创作作品就一定高。历史上书法家有大量临摹作品,包括最著名的书法家都重视临摹。如《兰亭序》就有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临摹作品。

又如智永《千字文》,很多书法家都临写过。这一幅是传为宋高宗赵构临虞世南《千字文》。原本可能是虞世南临智永,那这一本就是两重临写本了。但赵构这个皇帝有个怪脾气,他经常把自己写的作品标为古人写的赐给大臣。

这是潘伯鹰先生临《阴符经》。看清楚,这是一行五字,格式和《阴符经》原作一样。了解书法三大要素之后,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创作能力,至少可以临帖了,临帖也能产生作品。

这是沈尹默先生临《倪宽赞》,注意他每行七个字,格式也和原

作一样,但原作有格线,沈老没有。你看第三行和第四行有明显的大小。究竟在临摹和创作中应该怎样安排词句,这就涉及格式问题。

二、格式通例

有通例就有特例,书法作品有各种形制,如条幅、扇面、对联、横幅、尺牍等等。不同形制的作品写起来格式还有一些不同。我们先了解格式通例,将来讲到不同形制再讲特例。

2.1标题

大家知道,古文是直排的,我们拿一本线装书就可以看到当时的格式。一本书,首先是标题。标题有总标题、小标题等等,用现代的编辑术语来说,就是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以此类推。

如这本《御览书苑菁华》,一眼可以看到三个标题。一级标题书名是顶格写的,也就是不留空格。二级标题“书法上”三个字,低了两格,以清眉目。三级标题“秦汉魏四朝用笔法”,再低一格。我们开始用到空格了,空格在作品中是表示某种意思的。

可以说,格式是随着印刷发达而逐渐严格起来的。越是早期的书写作品,格式就越没有统一规范。印刷之前靠手抄,未必人人遵守统一格式,写起来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阴符经》,“阴符经”三个字是一级标题,“上篇”是二级章节标题,但没有低一格。如果

给明清人来写《阴符经》,“上篇”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标题很长,就会出现占两行甚至更多行的情况。你看这个唐人作品,抄写唐代二十七人的诗歌。有些标题比较短,只占一行。但有些标题很长,占了两行。

如果不喜欢标题转行,或者标题太长和正义相混,你看这个唐人手抄的《妙法莲华经》卷八“承受喜功德品第十八”,第一行标题和正文相比,明显写的密集。

抄经的标题往往如此,特别紧密。经文通常每行十七字,但标题不同,他要的是标题保持在第一行,有时标题下还要写其他内容,所以必须留出空间,不紧密不行。

现在的排版,一级标题字号比较大,然后逐级缩小,像微软办公室简报中,预设各级标题字号大小是这样的。现在的书籍,你可以看到标题明显大过正文。

但唐以前书籍主要靠手抄,拿唐朝孙过庭《书谱》为例,“书谱卷上”,书名和卷数跟正文大小一样,没有字号问题。宋以后木版书

成行,但标题字号大小和正文一样。

2.2卷数

如果一个作品很长,好像一本书那样,就会分卷数。卷数通常写在标题之下。

再看这一本,这是《四库全书荟要》,很大的丛书,里面收有一本《孟子传》。一级标题下有“卷二千九百八十二”,这是《四库全书荟要》的卷数。二级标题《孟子传》低一格,下有《卷一》是《孟子传》的卷数。三级标题《梁惠王章句上》,《孟子传》这一章分为上下。这里有三个标题,每个标题下分别注明自己的卷数或章节上下。

这种很大很厚的书,你可能读到一半忘记是第几卷了,所以一卷结束还会把卷数提醒一下。如《孟子传》第一卷结束,在最后一面最后一行又写了一次标题和卷数。注意这是二级标题,在卷首低一格,卷尾也要低一格。也就是说,在一本书中,同级标题高低是一样的。

早在唐人抄经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做法。经卷往往很长,所以在结束处,把标题和卷数又重写了一次,提醒你读完了哪一卷。

至于标题和卷数字号大小,刚才已经讲过,应该跟正文一末端,最多只是密集一些。这只会在很长的作品中使用,内容短小的无需如此。

2.3姓名

姓名要写清楚,是词句的作者,还是抄写者的姓名。如著名的隋朝作品《出师颂》,抄写的是一首诗。“出师颂”是诗的标题,下面有“史孝山”三个字,这究

竟是这首诗的作者,还是抄写者的签名,就有争议。最好是写多几个字,把意思写清楚。

如陆柬之《五言兰亭诗》这个作品,标题下清楚地写明“陆柬之书”。这就是说,他只是抄写《五言兰亭诗》。

但陆柬之另一个作品《文赋》,只有标题,前前后后都没有名字。学术界比较谨慎的是“传为陆柬之书”。当时为什么没有签名呢,可能是写给自己用的。晋唐时期的作品,很多没有签名。王羲之《兰亭

序》《黄庭经》都没有签名。《兰亭序》的真伪引起过大争论,可见作品签名是重要的事。

孙过庭《书谱》标题之下,有“吴郡孙过庭撰”,这样写就很清楚,孙过庭是《书谱》的作者。

你看隋朝的《出师颂》、唐朝的陆柬之《五言兰亭诗》,以及孙过庭《书谱》,名字都在第一行标题之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2课笔记:词句格式1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02课笔记:词句格式1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78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