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41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
42
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
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4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