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设施,可用作初沉或二沉池,应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14、简述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过程及其通常的应用。P24
答:池型为圆形或方形,污水从中心管进入,经反射板折向上升,澄清水由池四周的锯齿堰溢流至出水槽,出水槽前设挡板,用来隔除浮渣,污泥通过静压排除。
应用:小型污水处理厂。
15、简述辅流式沉淀池的工作过程及其通常应用。P25
答:池型为圆形或方形,中心/周边进水,机械转动排泥,中心/周边出水,出水堰采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应用:大型污水处理厂。
16、什么是初沉池和二沉池?它们的功效有什么不同?P23、25
答:初沉池:在格栅和沉砂池后,将废水中的可沉降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与污水分离的构筑物。
二沉池:在生物反应池后,将活性污泥和水分离,使处理后的净化水尽量不带悬浮物,达到清澈的水质的构筑物。
功效区别:
初沉池:去除的悬浮物颗粒比较大,无机物的含量相对较高,沉降性能较好,表面负荷较高,停留时间较短。
二沉池:去除的污泥结构比较疏松、比重较轻、沉降速度较小,因此表面负荷要低一些,停留时间要长一些。
17、沉淀池的操作事项,教材中列举了七项内容。结合现场参观实例,你认为哪些属于操作工应注意的基本事项?P26
答:及时将初沉池表面上的浮渣撇入浮渣斗中;按照操作规程定时排出初沉池的污泥;刷洗初沉池池堰、池壁上的污物;注意保养和维护设备;努力掌握运行条件调整和出水堰校正的知识和技能;采集水样送化验室。
18、简述传统的平流式隔油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功用。P27
答:类似与平流式沉淀池。 功用:具有除油除渣功能。
19、按照沉淀池操作规程,你将如何实施初沉池间歇排泥操作?P27
6
第五章
一、 是非题
1、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分离溶解性的污染物。( × ) 2、在活性污泥系统里,微生物的代谢仅需要N、P的营养物。( × ) 3、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处理法。( √ )
4、按污水是池中的流型和混合特征,活性污泥法可分为生物吸附法和完全混合法。( × )
5、污泥指数的单位用mg/L来表示。( × )
6、多点进水法可提高空气的利用效率和曝气的池的工作能力。( √ ) 7、一般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 ) 8、微生物是一类体形微小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 ) 9、SVI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 ) 10、好氧生物处理就是活性污泥法。(× )
11、活性污泥法则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它的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 × )
12、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重量。(√ ) 13、阶段曝气的进水点设在池子前段数处,为多点进水。( √ )
14、活性污泥法的正常运行,除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外,还必需有充足的营养
( √ )
15、好养活性污泥法只需要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 × ) 16、在二级处理中,初沉池是主要的处理工艺。( × ) 17、厌氧消化的反应速度明显高于好氧过程。(× ) 18、沼气由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重量气体组成。( √ ) 19、水解酸化对环境条件要求比甲烷发酵更加严格。( × ) 20、在缺氧情况下水中的氨氮会转化为硝酸盐。( × ) 21、厌氧法的成本比好氧法低。( √)
22、厌氧法要求的N、P营养物比好氧法高。( × )
23、甲烷发酵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脱水性比好氧法好。( √ ) 24、UASB的正常运行主要起作用的污泥是颗粒状的厌氧污泥。( √ ) 二、
选择题
A、微生物 B、污泥浓度 C、溶解氧 D、温度和PH 2、活性污泥处理污水起作用的主体是 B
A、水质水量 B、微生物 C、溶解氧 D、污泥浓度
7
1、为了保证生化自净,污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 C
3、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的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 C A、耗氧指标 B、溶解氧指标 C、耗氧与溶解氧的平衡关系 D、有机物的含量
4、生化处理中,推流式曝气池的MLSS一般要求掌握在 A A、2~3g/L B、4~6 g/L C、3~5g/L D、6~8g/L 5、城市污水一般用 C 法来进行处理。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法 D、物化法 6、污泥指数单位一般用 C 表示。
A 、mg/L B、日 C、mL/g D、秒 7、二级城市污水处理,要求BOD5去除 C 。
A、50%左右 B、80%左右 C、90%左右 D、100% 8、用厌氧还原法处理污水,一般解决 D 污水。
A、简单有机物 B、复杂有机物 C、低浓度有机物 D、高浓度有机物
9、评定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指标为 C A、SV% B、DO C、SVI D、pH
10、 C 中的微生物在食物比较均匀的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A、排流式曝气法 B、渐减式曝气法 C、阶段曝气法 D、生物吸附法 11、 A 指硝酸盐被还原成氮气。
A、反硝化 B、硝化 C、脱氮 D、上浮 12、厌氧生成的沼气,主要成份是 C 。 A、氨 B、CO2 C、甲烷 D、CO 13、厌氧过程按其先后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 B 。 A、 产酸——水解——产乙酸——产甲烷 B、 水解——产酸——产乙酸——产甲烷 C、 产酸——产乙酸——水解——产甲烷 D、 产酸——产乙酸——水解——和甲烷 14、最适宜甲烷菌生长的pH范围为 B 。
A、6.0~7.5 B、6.8~7.2 C、7.5~9.0 D、5.0~6.5 三、 问答题
1、试述厌氧法处理废水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作用。 答:
8
2、什么是活性污泥?
答:向污水中鼓入空气后出现的含有大量微生物的絮凝体,称为活性污泥。 3、简述多点进水的活性污泥法。
答:在标准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把污水进入瀑气池的方式从一点改为多点,使瀑气池内的BOD5负荷比较接近,池内MLSS的平均浓度较高,充分发挥瀑气池内各点的功能,同时避免了前段供氧不足而后段供氧过剩的特点。 4、简述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及其应用。
答:与标准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但瀑气池内BOD5负荷很低、处理停留时间长、泥龄很长,处理效果较好,出水的各项指标较低,运行管理简单,污泥量少,缺点是能耗较高。 应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5、解释“厌氧”、“好氧”、“缺氧”和“绝氧”。 厌氧: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在0.2mg/L以下 好氧: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在1~2mg/L 缺氧: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在0.5mg/L左右
绝氧: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趋于零,硝态氧也趋于零。 6、简单解释下列指标:
(1) 混合悬浮固体(MLSS):指瀑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
液中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mg/L
(2)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重
量
(3) 污泥沉降比(SV%):瀑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
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4) 污泥指数(SVI):瀑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一克干重污泥
所占的体积。计算公式为5.1
(5) 污泥龄(ts):瀑气池中工作着的污泥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之比值,单位日。
7、什么叫做生物膜?
答:在水环境中微生物在载体的表面牢固地附着,并在其上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
8、试述目前在有机废水处理采用的水解酸化的工艺处理,为什么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而不采用完全厌氧处理工艺?
9
9、试述除磷脱氮的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2/O法)P31
10、简述生物膜法。
答: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在载体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水进行分离。
11、活性污泥的异常现象各有什么症状?
答:(1)污泥膨胀:污泥结构松散,污泥指数上升,颜色异变,混合液在量筒中混浊而不下沉,含水率上升排泥也降低不了污泥体积等现象。
(2)污泥解体:混合液混浊而污泥松散,絮凝体微细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混浊,处理效果坏等现象
(3)污泥上浮:污泥脱氮(反硝化)或者污泥腐化,成块上浮;污泥呈小颗粒分散上浮,在池面成片凝聚;污泥大量上翻流失。
12、如何做好曝气池操作管理工作?
答:(1)了解曝气池的进水量、回流污泥量。通过中心控制室了解进入曝气池的污水量、回流量,或直接从流量计中读出两者的数值;(2)观察曝气池中污泥的颜色、颗粒大小等表面现象,或从显微镜中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态;(3)经常检测池内的溶解氧DO、污泥沉降比SV%、水温。最好2~4小时测量一次,至少每班测量一次。
13、如何计算活性污泥SV%?
14、污泥指数SVI值一般为多少较好?低于或高于此值污泥性能将怎样?P36 答:一般在100左右为好,过低说明泥的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降分离,污泥将膨胀或已经膨胀。
15、控制活性污泥生长的PH条件在什么范围内?超过此范围将受到什么影响?
答:PH值范围为6.5~9。低于6.5时真菌与细菌竞争,将影响沉淀分离效果;大于9生物代谢将受到影响。
1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省污水处理工练习题(08.10)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