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2分)
3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
人们还需要等待 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
最高的位置。(2分)
3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
渐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2分)
3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
向移动?该移动直接造成有的地方降水丰富,有的地方干
旱少雨,分别举例说明原因。(6分)
(十六)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南非地理位臵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
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36.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
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4分)
37.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4分)
38.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4分)
38.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十七)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1982年、2010
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40.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3分)
41.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4分)
4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4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6分)
(十八)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19
分)
图1 N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
(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图2 2010年N市三类制造业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对比
44.据图1,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4分)
45.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
46.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6分)
47.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合理性。(4分)
(十九)西欧自然环
境得天独厚,地理景
观多姿多彩。读图回
答问题。(12分)
图2 西欧地理景观图
48.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2分)
以下为选做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二十)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
(10分)2011年8月我国气象灾害分布
图
49.据图概括2011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
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4分)
50.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
明2011年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
灾害发生的原因。(4分)
51.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
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
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B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二十二)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臵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
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52.比较甲图
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5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54.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上海地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一)1.A 2.D (二)3.D 4.A
(三)5.C 6.C (四)7.B 8.A
(五)9.B 10.C (六)11.D 12.B
(七)13.D 14.C (八)15.C 16.D 17.A
(九)18.C 19.B 20.D (十)21.A 22.C
(十一)23.C 24.A (十二)25.B 26.D
(十三)27.C 28.D (十四)29.A 30.B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第(十五)至第(十九)题为共同部分
(十五)(本题14分)
31.3,5
32.135°W,11°43′N
33.16°34′,56
34.延长,减慢
35.移动方向;向北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南亚地区降水丰富,因为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掠过暖湿的印度洋洋面,带来丰沛的降水。该移动会导致澳大利亚北部干旱少雨,因为该区在这一期间转为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十六)(本题16分)
36.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
37.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甬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8.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
39.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十七)(本题19分)
40.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3上海高考地理卷(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