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
3.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4.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
七、课堂达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___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时候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发生在春秋初期
B.战国时期定出一年中有24个节气
C.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7.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2)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跟纪念作者有关系,是哪一个?人们为什么纪念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