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特性监测与研究
满足电磁兼容性指标要求进行的,只是某些EMC测试项目指标超标,针对这些超标问题进行整改,其目的是使型号产品能够通过认证测试;电磁兼容故障整改是针对设备或系统工作不正常进行的,这种故障相当部分是更深层次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如印制板组件内器件或设备布线的电磁兼容性故障,整改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小干扰直到设备能正常工作。
性预测试和故障诊断预测试,是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中的重要测试手段。它能够及时检验武器装备的EMC设计是否合理,使设计人员尽快了解要进一步抑制干扰需从哪些环节入手。因此,在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过程中必须进行EMC预测试。
4 结语
EMC预测试可以在产品开发全过程中进行,能及早地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它不需要苛刻的试验条件,也回避了购置昂贵测试设备的困难,因此它有强大的生命力。预测试的内容包括两方面:指标符合
参考文献:
[1] 区健昌,林守霖,吕英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23-337.[2] 米切尔 麦迪圭安.电磁干扰排查及故障解决的电磁
兼容技术[M].刘萍,魏东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4-61.
(上接第23页)
8)测量精度:相对测量误差小于2%;9)测量高度范围:80km至1500km;
10)测量区域:水平距离1500km。
器性能与安全的重要条件,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系统设计和运行需要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特性的监测、研究和预报预警等技术的支持。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监测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先进的空间探测系统与技术、大气物理参数的获取方法、大气结构和过程建模等。分析了临近空间应用需求、大气环境的特点、环境监测和研究的相关问题以及临近空间多手段监测系统的能力等,为开展临近空间环境的监测和研究以及临近空间环境信息保障服务提供参考。
3.6 射电天文系统
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可以为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的变化成因提供技术分析参考数据。
1)频率范围:50~2000MHz和2800MHz;2)频率分辨率:1MHz,10MHz,20MHz可变;3)时间分辨率:10ms~3s;4)极化方式: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
5)灵敏度:50sfu;
6)动态范围:0.02~10倍宁静太阳背景辐射;7)系统输出:实时时频图谱,实时数据采集和存储,太阳射电爆发的类型分析和太阳黑子活动预报;
8)观测时间:日出到日落。
参考文献:
[1] 宋笔锋.航空航天技术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2006.
[2] 蔡风震,田安平.空天一体作战学[M].北京:解放军
出版社,2006.
[3] 曹秀云.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J].
中国航天,2006,(6、7).
[4] HORIKAWAS,NAKAGAWAM,munica
tionusingReflectiveWaveonHAPS[C]//Mobileand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2002:515-518.[5] 王少伟.平流层信息平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
地面防空武器,2006,(318).
[6] 唐志华.基于临近空间的目标探测及宽带通信[J].无
,3.7 GPS观测设备
实时监测与临近空间环境相关的电离层TEC和反演对流层大气折射率及温、湿剖面。
4 结语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特性监测与研究(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